我的特区故事|轰动全国的珠海科技重奖,是这样诞生的

2020年10月19日 12:18   来源:南方网

  今年5月,珠海宣布正式启动首届“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作为对30年前珠海“科技重奖”的传承,引起科技届人士广泛关注。

  提及珠海,上世纪90年代曾轰动一时的“科技重奖”是绕不开的话题。1992年3月,珠海在全国首开重奖科技人员先河,书写了我国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新篇章,成为珠海经济特区改革创新的亮丽注脚。

  “珠海在国内首开‘科技重奖’并非偶然。”珠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卓家伦直接参与、见证了珠海科技重奖的产生、发展,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完善、变革工作。他说:“敢闯敢创,是珠海经济特区最宝贵的品质。”

卓家伦(右二)与首届科技重奖获奖者合影卓家伦(右二)与首届科技重奖获奖者合影

  

  中国首批“科技富翁”诞生

  1992年,当迟斌元、沈定兴、徐庆中从当时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汽车房子的钥匙时,珠海可谓是万众瞩目。这是地方政府首次对知识和人才给予的最高物质奖励。

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当时在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国内,知识分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明确。但总的来说,科技人员所获得的报酬和所作出的贡献还是不相称。”卓家伦说。

  卓家伦在1998年来到珠海经济特区工作不久,便开始参与珠海科技重奖的筹备工作。

  “1988年,珠海提出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但特区要迅速改变经济基础薄弱和人才缺乏的现状,单纯靠优惠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科技进步激励机制,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卓家伦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珠海“科技重奖”由此诞生,市科委负责着手制定相关政策和奖励办法,在全国率先以物质形式肯定知识和科技成果的价值。

  除了要求技术水平高之外,此次评选另一重要突破就是首次把科技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考核标准,要求税后利润须达500万元以上。同时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指标也比较高,像人均产值、人均利税、资金利润率、投入产出比等经济指标均处于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这种“破天荒”的奖励办法一经公布,质疑声便扑面而来。

卓家伦等到制药企业调研

卓家伦等到制药企业调研

  “有人说国家级的科技奖励不过一两万元,小小珠海有什么了不起,科技成果值得奖励上百万元?有人说珠海‘科技重奖’不具有普遍性,在其他地方行不通。还有人质问说,珠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能拿奖百万,那些大名鼎鼎的‘两弹一星’功勋们该奖励什么?”卓家伦回忆,为了阻止珠海“异想天开”的“物质刺激”,当时还有国家部委领导找到广东省科委领导,对科技重奖提出不同意见。

  这些声音一度让卓家伦等相关人员心中忐忑。就是在这一关键时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二次视察珠海,就改革开放的诸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讲话。

  “梁广大书记向小平同志汇报,我们珠海准备给予在科技领域贡献突出的人重奖,奖房子、奖汽车、奖百万现金,小平同志听了以后就竖着大拇指用四川话跟他说,‘我赞成’。”卓家伦回忆说。

  这种肯定使珠海最终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和非议。

  1992年3月9日,遵照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讲话精神,珠海举行了1991年度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励大会,在全国首次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

  首届大会共5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3个、一等奖1个、四等奖1个。

<<< 1 2 > >>
[责任编辑:张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