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7日 18:11 来源:自治区关工委
二、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第一,紧紧把握新的机遇
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国农村18岁以下青少年占农村总人口近四分之一,没有农村青少年的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最大限度释放深化农村改革的综合效应,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和贫困地区短板,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确定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使亿万农民实现全面小康,享受美的环境,养成良好美德,过上美好生活,将极大地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未来的农村建设者,将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他们不仅有更多机会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作用,而且有更多机会提高参与村务决策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让青春在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基层民主、培育乡风民风、传承农耕文明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这对于关工委开展农村青少年思想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大环境。
二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青少年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单列一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提出了2020年我国青少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不断加大农村青少年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的保障力度。在教育方面,实施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框架下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保障农村青少年享有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环境方面,国家提出了到2020年的一系列发展目标,要求实现全国60%的乡镇至少有一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1所儿童之家,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等目标,搭建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平台。在福利方面,进一步加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在法律保护方面,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七五”普法规划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这些,将为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组织和法制基础。
三是党对新时期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要求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对做好青少年工作的又一重要论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国务院印发的国发〔2016〕13号文件和国发〔2016〕36号文件,全面部署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要求关工委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助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这些都是党和国家对关工委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待,也为关工委组织做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有力的支持。
第二,深刻认识新的挑战
尽管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但是必须深切认识到,当前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挑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地方农村社会道德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给农村青少年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比如,很多家长不够重视法治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仅局限于“不能杀人放火”或“杀人偿命”等观念上,而不能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长治久安的角度认识农村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管理,给青少年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农村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风气尚未完全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西方敌对势力和非政府组织渗透到农村搞所谓“松土运动”,与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受这些因素影响,部分农村青少年重视自身实际利益而无法把个人追求价值与对社会的奉献统一起来;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无所适从,容易盲从,逃学、弃学。《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调查显示,农村青少年在学率低于城镇青少年,城乡差异随年龄升高逐渐加大,15-17岁组农村青少年超过1/4已不在学。这部分应在学的孩子成为闲散青少年,学校管不着,社会无人管,若被不良行为引诱,容易走上邪路。
二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对农村青少年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而目前农村青年无技化或低技化问题突出,加之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不足,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缺乏竞争优势,一些地方农村青年无业比例较高,创业规模也难以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中央提出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研究如何从新型城镇化视角来认识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比如通过什么方式、渠道、平台,帮助农村青少年熟悉城市文化,以便进城以后能够很快融入城市生活,如何加强了解青年农民工的诉求,建立密切的联系,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发展和维权服务。
三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不少地方发展困难较多,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的情况下,一些问题如留守儿童又凸显出来,农村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难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呼吁关注弱势儿童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尽管已有很大改善,但是比例仍然不小。据相关部门《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约占儿童总数的22%,流动儿童近3600万,约占儿童总数的13%,留守、流动儿童总数约在一亿人左右,约占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三个未成年中就有一个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给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带来很多挑战。这几年这种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任务仍然很艰巨。
四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新挑战。目前我国有7亿网民,互联网作为一种迅猛发展的新兴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带动全社会兴起了创新创业热潮,也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给农村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开辟了新的渠道。但也要看到,伴随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不少农村青少年还缺乏基本的选择判断和驾驭信息的能力,精神和意志易遭受侵蚀。这对关工委组织如何运用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服务农村青少年需求,推动建设有利于农村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网络良好生态,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