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一游二转三养殖 走出增收致富路

——记阿克苏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阿萨村“访惠聚”工作队

2021年01月25日 17:44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连日来,坐落于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阿萨村的皇宫湖游客不断……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这个原本远离喧嚣的静谧村庄增添了许多人气,也为村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底气。

  阿克苏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工作队驻村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旅游兴业、转移就业、强化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文旅特色的发展之路,富民增收的美丽画卷全面展开。

  旅游兴业助发展

  阿萨村位于皇宫湖畔,去冬今春,乘着皇宫湖沙漠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东风,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组织村民发展农家乐和旅游民宿,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为让村民尽快吃上旅游饭,工作队依托派出单位优势,指派专人到村指导乡村旅游发展,按照民宿和农家乐建设标准,对沿湖、临湖庭院条件好、有开放经营意愿的农户进行调研,帮助制定发展计划,同时组织78名村民赴康其湿地等旅游景区现场学习,开展特色餐饮、民宿管理等各类培训,为创办民宿和农家乐打下基础。

  “我家就在湖边上,工作队帮助我开办了农家乐。节假日、周末生意较好,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挣1000多元。感谢工作队对我的帮助,今年冬天,我还要在他们的建议下再建上几个蒙古包,接待更多的游客。”村民玉山·阿吾提高兴地说。

  因户制宜、因人施策,立足调研结果,工作队根据村民实际情况,累计指导村民开办民宿20个、农家乐3家,建设水果、饮食等各类摊位80个,仅今年十一假期就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随着来皇宫湖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村现有的民宿和农家乐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沿湖村民开办农家乐等旅游配套产业,打造‘美丽阿萨’乡村旅游品牌。”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宇说。

  转移就业保增收

  阿萨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较多,大多村民缺乏就业技能。工作队着力从提高富余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上下功夫。

  对于部分缺乏外出就业积极性的村民,工作队利用入户走访、技能培训等契机,让村里的就业增收典型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群众就业内生动力。工作队还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到村开展烹饪、面点师、泥瓦工、钢筋工等就业技能培训,让212名村民在家门口学到了就业技能,增强了就业能力,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参加了泥瓦工培训班,现在跟着村里的施工队盖房子,每天能挣200元,比种地收入高多了。我一定好好干,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村民努尔艾力·斯麦提高兴地说。

  为解决部分村民因故不能外出就业的问题,工作队争取177万元专项资金,在村里的巴扎旁边建设门面房22间,引导帮助38名村民实现创业。工作队还将农户家中20余台闲置的缝纫机、平缝机集中起来,统一调配,组织16名妇女成立了鸟巢服装合作社,和周边学校、企业建立供需联系,争取各类服装订单,真正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目前,合作社人均年增收1.8万元。

  “我在合作社上班,不出村就能挣钱,还可以照顾孩子,一年能赚1万多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村民阿米乃木·吐尔迪说。

  科学养殖富口袋

  在入户走访中,工作队发现村民们有养牛、养羊、养鸽的习惯,但传统、粗放式养殖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没有形成规模。

  立足养殖户需求,工作队建立了养殖互助小组机制,成立养殖互助小组12个,每个小组由一名本村养殖能手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还利用农闲时间,邀请县乡畜牧技术员到村开展科学化养殖、繁育增肥、牛羊常见病防治等培训,不断提高村民养殖技术。

  “工作队不光帮我修了暖圈、教我养殖技术,还帮我申请了1万元专项资金买了生产母牛。现在母牛下了一头小牛,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可以卖到8000元。”村民奥斯曼江·莫里依明说。

  24户村民想发展养殖业,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工作队帮助申报项目资金24万元,帮助发展养殖。工作队还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筹资建成了2座占地面积950平方米的种鸽养殖基地,帮助15户村民成立鸽子养殖合作社抱团发展,户均增收3000元。

  目前,村里存栏牛2874头、羊4700只、鸽子2.1万羽,570户村民通过发展养殖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大旅游产业,做好就业创业,做强养殖业,做到户户有良策,家家能增收,带领村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王宇说。

[责任编辑:权治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