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鹏城:奋勇走在前 创建全球标杆城市

2020年10月19日 12:18   来源:南方网

  发展蓄能

  绿色协调锻造“可持续发展先锋”

  金秋10月,漫步在深圳湾畔,滨海生态公园绿意盎然,对面的南山科技园区高楼林立,西面的后海金融总部基地划破天际线,远处的西部大桥横跨深港。“感觉深圳越来越绿色、智能,会思考、有温度、有活力,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越来越多。”创业者吴小龙说。

  深圳湾畔的科技与绿色共生,是城市协调发展的生动注脚。在中国乃至全球城市中,少有深圳这样一座城,在不到2000平方千米的空间里,承载着超2000万人,并且每年迎来超40万的“新深圳人”。在不断转型升级中,深圳把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以绿色协调发展,破解超大城市土地、能源、人口、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等难题。

  “2013年我因为工作原因在茅洲河边住过半年时间,那时候河水跟墨水一样,臭味熏天。”2019年,茅洲河干流监理单位负责人张星回到河边,被眼前景象震惊:河道变得干净、河水变得清澈,而且鱼鸟成群。

  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大力推进“4+2”建设方案,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打造绿色低碳先锋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碧水蓝天保卫战持续升级,2019年底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

  深圳早在2005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概念,并在国土开发空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将市域面积近50%纳入控制保护范围,布设生态资源保护安全网。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去年深圳森林覆盖率达39.78%,拥有各类公园1090个。

  2019年,深圳地均GDP达13.48亿元,是中国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的城市。40年来,曾经的南国海边农业县,诞生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圳奇迹”。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深圳打造碧海蓝天的宜居生态环境,成为践行绿色协调发展理念的鲜活样本。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

  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傅高义说,深圳应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中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特区支撑。

  ■聚焦

  光明科学城:

  正在崛起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从运动场外远眺,七栋崭新的学生宿舍楼并排而立,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靓丽。9月10日上午9时许,位于深圳光明区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派热闹景象,5个院系的1271名2020级新生在这里开启大学旅程。这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8月24日启用以来迎接的首批新生。时间再往前一点,8月18日,光明科学城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工。

  代表着创新源头活水的深圳综合粒子设施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分别位于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和科教融合集群。

  作为深圳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正如火如荼建设,将成为大科学装置和大科研平台的集中承载区,专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未来在光明科学城99平方公里范围内,将出现一座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科学创新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

  光明科学城内,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首批大科学装置设施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底前封顶。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说,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也正在组建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我们希望将大科学装置打造成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从设计之初就以产业需求为牵引,由企业和医疗机构提出需求,科研院所提供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大科学装置的‘沿途下蛋’和产业的‘聚集效应’”。王立平说。

  打通从0到1,再从1到100的创新全链条。《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其中包括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信息、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集中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符合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原则上应落户光明科学城。

  重大科技基建按下“快进键”

  蓝图已经擘画,为了让科学的强大动能加快集聚,最终喷薄而出,一个个时间节点紧锣密鼓推进。

  光明科学城瞄准基础硏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坚持装置集聚,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全面发力。除了已进入建设阶段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外,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等也正抓紧推动具体建设事宜。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也纷至沓来,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紧密协作的创新链条。今年6月18日上午,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目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正在加快组建进度。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之外,光明科学城内还布局了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这一研究型大学。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未来,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解决从0到1的基础研究问题,还要解决从1到100,从100到无穷大的产业化问题。”

  “大科学装置群是新技术增长点、以及对应产业链整合升级的始发动力源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深圳市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研究院理事长曹和平说,光明科学城应成为深圳新经济基础设施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支持物理集聚地。“深圳吸引世界范围科学家团队集聚,运用超大复杂工具和超强实验装置组合,打造科学研究的知识创造自由港。”

  光明科学城正以科学促进创新裂变,引领产业聚变,实现城市质变,带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大幅跃升。

  南方日报记者 戴晓晓 杜艳 王春艳 柳艳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统筹 赵杨 甘雪明 胡良光 杨磊

<<< 1 2 > >>
[责任编辑:张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