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网民 传递正能量】织,就织出精彩人生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秦松祥

2020年09月10日 16:07   来源:天山网

  6月26日一早,阿拉山口振德医用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松祥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生产车间。他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听到设备轰隆隆的运转声,我心里才算踏实。”

  今年58岁的秦松祥出生在江苏省射阳县,父母都是轧花厂工人。受父母影响,秦松祥第一份工作是在家乡一家轧花纺织厂当电工。此后,他一路从技术科长、副厂长干到总经理助理、厂长。然而,2015年,他当时所在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心灰意冷的他几欲放弃从事纺织业的念头。无意间,同行的一句话,再次点燃了秦松祥的纺织梦。

  2015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阿拉山口市成为连结中欧、中亚市场的重要支点城市。作为医用敷料行业领先企业,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把目光投向了阿拉山口综保区。阿拉山口振德医用纺织有限公司成立后,急需一名纺织行业技术骨干,经多方考察,公司向秦松祥抛来了橄榄枝。

  远赴新疆工作,让秦松祥不禁感叹命运的神奇,他说:“我父亲曾有幸在新疆工作过,他说新疆是个好地方,并安抚我家中事务无须担心,他的话给我吃了颗‘定心丸’。”

  2015年10月底,秦松祥带着父亲的嘱托来到新疆。次年6月,阿拉山口振德医用纺织有限公司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秦松祥带领20余名员工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整个项目设备的安装和试生产,比同行业其他公司至少提前3个月,创造了立达全流程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的“振德速度”。

  “这是我当时来阿拉山口时,总公司给我下的命令。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并非易事,但是想要突破自己,就必须咬牙坚持。”秦松祥说。

  凭着多年的纺织工作经验,秦松祥积极协调国内外设备厂家的工程师,并亲自参与安装,从拧紧一颗螺丝钉到设备整体调试,每一步他都了如指掌。

  秦松祥用“振德速度”开了个好头,但创业艰难百事多,投产运行后,生产中的困难接踵而至。

  阿拉山口以“风口”著称,不仅如此,这里冬夏温差大,而纺纱工艺要求生产环境保持恒温30℃左右。所以,想要纺织设备在寒冬时保持正常运转、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让车间保持恒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秦松祥介绍,当时,阿拉山口综保区管委会积极扶持企业,紧急安装了1台临时锅炉,向区内2家纺纱厂供应蒸汽,解决企业供暖问题。2017年,综保区管委会决定建设2台1.5吨电锅炉(含配套设施),投资需近千万元,设备运行费用也十分高昂。秦松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查阅大量图纸及相关资料,得出可以将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回收用于车间供暖的结论。

  热能回收利用,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是企业节能减排的样板。秦松祥的这套技术改造方案,实现了能源重复利用,保障了车间的冬季供暖需求,形成“振德经验”,一时间,阿拉山口综保区内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在振德纺织车间,设备全部是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能否用一流的设备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尤为关键,而这里绝大部分员工都没有操作基础和生产经验。秦松祥化压力为动力,精心组织、安排设备厂家工程师开展培训,帮助员工提高技术水平。

  “这些学员跟当初刚入厂的我一样,是一张张‘白纸’,只能耐心地一个一个教,一遍一遍地讲。”秦松祥说。为了让学员早上车、早顶岗,培训过程中,大到巡回路线怎么走,小到处理停台的一个动作,都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新学员。

  2016年,博乐市小营盘镇居民刘玉新被招进公司,4年后,他从业务新手干到电器班组组长,他说:“从前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来到这里后,不仅学到了很多技术,每月还有5000多元的工资,我现在越干越有自信。秦总经常督促我们努力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工作中遇到问题,也总是耐心教我们,他是我的榜样。”

  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秦松祥满怀深情地说:“30多年来,我就像纺织流水线上的纺梭,年轻时与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乘着‘一带一路’东风织就新梦想。未来的日子,我要‘织’出更精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凯丽比努尔·伊斯坎代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