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空中讲堂36·三清才魁》

2020年05月18日 11:26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播出路径:【《社科空中讲堂36·三清才魁》汉语新闻频率5月18日资讯上午版10分09秒】    

  【片头:社科空中讲堂】

  △解说: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在入党宣誓时都说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和境界来修身、用权、律己和谋事、创业、做人,我们才能把人做好、把官当好。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毛泽民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两袖清风,时刻心系人民、为民谋利,他的崇高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高风亮节,充分展现出一个革命者的伟大人格。这种优秀品质,在当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仍须发扬光大。

  请继续收听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社科空中讲堂》栏目。

  【片花:听百年风语宏声 绘时代精神图谱】

  △解说:第36集:三清才魁

  △解说:一顶旧皮帽,一身旧西装,一个旧皮箱……从延安而来的毛泽民,虽然掌管新疆财政大权,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至简生活。 

  (出录音:“【买玉华】他的一双旧毡筒穿了好几年,身边的人都劝他换一双新的,但是他总是摇摇头笑着说,这不是很好吗?能穿就行;【耿铎文】一顶旧皮帽从内地带到新疆,一直到入狱、就义;【买玉华】多年以来呢他穿的一直是一套旧西装和一件旧大衣,和他共事的人从来没有见他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他把结余的钱全部作为党费上交给了党组织;【耿铎文】他的全部行装就是一只旧皮箱、一个藤条包。这只皮箱还是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买的,后来带到闽赣、带到瑞金、带到延安、带到新疆;【买玉华】他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虽然当了4年多的厅长,但是囊中空空、身无长物。”)

  △解说:聆听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买玉华和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耿铎文的描述,我们不由地肃然起敬。初来新疆时,毛泽民吃住在办公室中,搬到明德路的两间平房后,一日三餐也都是自己动手。买玉华:

  (出买玉华录音:“组织上一直想给他配一个炊事员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提议,而是找来了一只苏联进口的煤油炉子,自己做饭、煮面、烧茶。每天吃剩下的蔬菜,毛泽民总是洗净切碎,按照湖南人腌泡菜的方法把它淹在缸里面,一点也不浪费。腌了几天以后,把底下的菜翻到上面,再把鲜菜压到下面,不几天呢,一口小缸就腌得满满实实的了。”)

  △解说:1940年5月,在督办公署西大楼,毛泽民与朱旦华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毛泽民穿着那件旧西服,朱旦华穿的是来新疆后唯一添置的米色裙装。他们没有发请柬,一律以茶水招待,没有花公家一分钱。耿铎文、买玉华:

  (出录音:“【耿铎文】一个记载说他那房子非常小,来祝贺的人很多,都是随到随走,就是到了以后说句恭贺的话就走了,因为没地方待。【买玉华】只有陈潭秋、林基路还有茅盾这些人呢稍微坐得久一些。在当时毛泽民他没有准备喜宴,只是在鸿春园买了一些点菜,做简单的招待。【耿铎文】两人结婚就是把各自行李抱在一起,就结婚了。【买玉华】除了写字台、书架,还有4把椅子以及卧床以外呢,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解说:婚后,毛泽民和朱旦华都投身繁忙的工作中,根本无暇家务,常常白水煮面草草果腹。厅里找来一名工友帮着他们生火、买菜,也被毛泽民婉言谢绝。买玉华:

  (出买玉华录音:“他说不行,不行,我们厅预算上并未给厅长规定一个炊事员和工友,今天由我开始,那如何能行?”)

  △解说:这就是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风范与境界。在祖国西陲的五年间,毛泽民以“至简”的生活作风,投身“至上”的事业中,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耿铎文、买玉华:

  (出录音:“【耿铎文】朱旦华回忆录中说,他什么时候都是在工作,有的时候夜很深了她就去休息了,睡醒一觉醒来他还在工作,就是说怕打扰他,把门一关,他自己在那工作,有的时候就通宵达旦的工作,这也和他身体日益不好也是息息相关的,用一个词‘呕心沥血’。【买玉华】他仍然长期带病工作,什么周末呀、假日呀对他来说都是没有的,他总是废寝忘食地拼命工作。”) 

  △解说:心脏病、哮喘、胃病……长期的高负荷工作让毛泽民积劳成疾,特别是在早年在上海手术时留下的刀口时常红肿疼痛,一旦发作如撕裂般难耐。耿铎文:

  (出耿铎文录音:“为了坚持工作,他让妻子朱旦华做了一条特制的有松紧的绷带,把肚子紧紧捆住。他的支气管炎越来越严重,讲话常常被咳嗽打断,有时咳出血来也不离开工作岗位。他还有严重的鼻炎,平时说话都是瓮声瓮气的。这些疾病折磨着他,但却从来没影响他的工作。”) 

  △解说:从1922年踏上革命征程,毛泽民长期执掌党的财政大权,但他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被誉为“心底清白、账目清楚、廉明清正”的“三清才魁”。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处长王棣感慨:

  (出王棣录音:“他开辟了中国红色金融事业艰难而伟大的道路。在红军的长征路上,他创造了国家银行在敌战区发行货币、回笼货币和率领国家银行长征两万五千里,边作战边筹粮筹款的这个世界金融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在天山脚下,他又大力的整顿废除苛政,发展生产,首创了在军阀统治下建政、理财、改革金融、造福人民的这个空前绝后的纪录。毛泽民常常说一句话:‘不能乱花一个铜板,领导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我们是为工农管钱、为红军理财的,一定要勤俭节约。’”)

  △解说:一尘不染,是他高洁的品质,两袖清风,是他自律的情操,“三清才魁”,是他一心为公、全心为民的写照。这,正是革命家毛泽民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光耀天山,彪炳史册。

  【片花】正声喷薄,精神传承——听完有话说

  人工智能播报:

  网友陈凯华留言: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一心一意为人民理好财,毛泽民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网友贾春迪留言: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自己的鲜明作风,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的艰苦奋斗史。

  △解说:感谢收听《社科空中讲堂》,欢迎您在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留言。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