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空中讲堂29·立规明矩》

2020年05月17日 18:48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播出路径:【《社科空中讲堂29·立规明矩》汉语新闻频率4月22日资讯上午版】 

  【片头:社科空中讲堂】

  △解说: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投身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毛泽民同志,以共产党人的胸襟、气度和远见卓识,立规明矩,约束权力,让一切工作都以规矩为标尺,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意识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一种人格修养和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良好的政治品格,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慎思慎行,慎独慎言,牢固树立规矩意识。

  请继续收听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社科空中讲堂》栏目。

  【片花:听百年风语宏声 绘时代精神图谱】

  △解说:第29集:立规明矩

  △解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在杨增新、金树人、盛世才统治下的新疆,却毫无规矩可言。一连串财政乱象带来民不聊生、经济凋敝、腐败不堪。

  (出王棣录音:“1932年前新疆没有预算制度,各机关使用款项则随时领用,无所谓支出、日计,比较混乱的。每年支出了多少,核销了多少,有没有结余,都没有存档。”)

  △解说: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处长王棣直言,尽管盛世才找来苏联顾问帮忙意欲整顿乱相,但并没有从根本入手打破僵局,反而把财权交到苏联顾问手中。

  (出王棣录音:“毛泽民上任以后呢,他就是以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身份进行了健全预算制度的工作。当时他规定了,凡属于临时费用支付,预算上没有规定的,必须经过财经委员会审议后财政厅才能核发。每年的财政上编制全疆收入总预算,也必须经过财经委员会审查后,报请省政府经过省务会议批准后,责成财政厅执行。”)

  △解说:立规明矩,约束权力,广为开源,收紧出口,毛泽民初到新疆,便从源头开刀,开源节流并举,立规慎行共治,很快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买玉华: 

  (出买玉华录音:“这有一个数据,他担任代理厅长仅仅4个月,他呢就通过整顿税务、培养税源、堵塞偷漏等等这些措施,使新疆的财政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在1938年的时候,我们新疆的税收就比1937年的时候增加了190%。”)

  △解说:乘势而为,1939年初春,在盛世才主持的新疆省政务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毛泽民进一步提出必须大刀阔斧改革,建立崭新的预决算制度,让新疆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毛泽民的这番讲话一石激起千层浪。

  (出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片段:“【议论】所谓调整税收、改革货币、平抑物价,这些只是经济学里的一些常识而已,怎么能随随便便套用在我们这儿呢;这开源节支,这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实际当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都说不准嘛。”)

  △解说: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演绎了会场上的激烈交锋。会场之上,面对毛泽民提出的严格财政预算制度,有人主张先试试看,有人坚决反对,更多的人则是一言不发,静观其变。讨论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就在这时,坐在会议桌尽头的一位年轻女委员站起身来,全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端庄秀丽的女委员身上。 

  (出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片段:“【朱旦华】我同意周厅长的意见,目前新疆的财政到了必须要整顿的时候,一切对经济和财政有利的、有益的,我们都必须要执行,并且毫不犹豫。如果因为战争、特殊情况,而对改革的决策畏首畏尾,长此以往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周厅长的意见虽然在执行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请在座的各位不要忘记了新政府的六大政策,我相信此决策一经推出,一定会得到新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支持。”)

  △解说:她叫朱旦华,1938年底受中央委派从延安而来,在省立迪化女子中学担任教导主任,并被增补为新疆政务委员。这是她首次参加新疆省政务委员会工作会议,也是第一次见到毛泽民。朱旦华生前回忆:

  (出朱旦华录音:“反正我是拥护他了,他的对,他的意见是好的、对的,我拥护他。开始不认识,也没有来往。”)

  △解说:这一次的相识注定情缘。1939年晚春的一天,毛泽民与朱旦华散步红山脚下。毛泽民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就在那一瞬间,朱旦华的内心深深地被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中年人打动了,从此他们成为红色恋人。在明德路上的那个小院里,两位共产党人相濡以沫,共同建设着充满希望的新新疆。

  (出王棣录音:“毛泽民大力支持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把政府每一个钱都用在有益于抗战建新之事业上’。”)

  △解说:王棣从毛泽民写下的《为规定民国30年度收支总预算标准办法》中,读懂了这位革命者的初心:一切为了抗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建立崭新的中国。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耿铎文,也从史料的字里行间中,体味着毛泽民改革弊制、革故布新的艰辛。

  (出耿铎文录音:“他提到‘自从以清廉政策为新政府财政政策之后,在全疆人民之拥护与各级财政工作人员之努力下,逐渐克服了以往之缺点与困难。’他的这个改革实际上也是触动了既得利益的,但是对老百姓来说,老百姓是坚决拥护的。”)

  △解说:从1938到1942的五年中,毛泽民以革命家的信念、金融家的睿智、改革者的顽强,大力推动新疆财政金融改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答卷。自治区财政厅原厅长龚金牛:

  (出龚金牛录音:“这几年中间新疆的财政收入增长了4.4倍,财政预算赤字由40%下降到25%。为什么还有赤字呢?因为当时毛泽民同志在财政收入增加以后,当时为了支持生产,他拨付了大量资金来支持经济建设,支持文教事业,保证公交的开支,这样尽管收入增长很快,但是由于支出也非常庞大,所以还是有赤字,赤字还是大大下降了。毛泽民主持新疆财政这几年,是民国以来新疆财政状况最好的一段时期。在工作中间毛泽民同志充分体现了、展现了他管理财政经济的卓越的才能。”)

  【片花】正声喷薄,精神传承——听完有话说

  人工智能播报:

  网友卢长根留言:涵养“规矩意识”是干部的基本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然能够无惧风雨,无惧诱惑,在奋斗的路上行稳致远。

  网友李霞留言:让“规矩意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才能够避免“随心所欲”,毛泽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解说:感谢收听《社科空中讲堂》,欢迎您在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留言。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