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7日 18:48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播出路径:【《社科空中讲堂20·气贯长虹》汉语新闻频率 2月26日资讯上午版10分3秒】
【片头:社科空中讲堂】
△解说:2003年7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写道: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让我们继续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学习经历中,体味总书记提出的“三种境界”,像习近平同志说的那样,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请继续收听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社科空中讲堂》栏目。
【片花:听百年风语宏声 绘时代精神图谱】
△解说:第20集:气贯长虹
(出讲解员录音:“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当时飞行班学员初教机教学的一个分组表,这些照片也是反映了当时我们飞行班的学员们苦练技术的一些画面。”)
△解说:走进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一组组黑白图片凝固住80年前的那段难忘的历史,留下人民空军最初的红色记忆。
(出刘书环录音:“1939年9月,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第2期机械班按时毕业,毕业学员授衔时按照考试成绩先后顺序排列,红军学员除吴茂林因病退出,其他同志都在4.5分以上,自豪地排在前列。”)
△解说:新疆军区保障部强军文化顾问刘书环讲述,学习飞机机械的18名学员毕业后,学习飞行的25名学员仍旧在刻苦学习之中。
(出刘书环录音:“他们主要有两个训练机场,一个是欧亚机场,一个是地窝堡机场,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民航机场,那个时候只是个训练场地,还不能起飞。这是乌—2型初级教练机,这种教练机是前苏联生产的,用于作战的教练机;这是埃尔—5型训练轰炸机,这是直接运用战场建设的,培养轰炸机驾驶员的。那会儿把教练机也用于战场的,因为那会儿机型很少。”)
△解说:学员们单飞训练和机械维护的飞机大都由苏联援助,机型少、安全性能较差,中国共产党新疆航空队学员不畏生死、无惧安危,以气贯长虹的气概直冲云霄。纪念馆的展板上,定格住一张张青春的面庞,他们把年轻的生命留在蓝天云端
(出解说员录音:“为有牺牲多壮志,航空事业中的风险和代价也是没有办法回避的。1940年的2月,机械班学员彭仁发在维护飞机的过程中,因为意外事故不幸牺牲;1942年6月8日,飞行班学员汪德祥因为飞高级特技进入了螺旋桨机毁人亡。”)
△解说:1941年夏天,在一次混合编队训练中,飞行员张世忠上校和领航股长飞长机,航空队学员胡子昆和侦查股长飞僚机。不料,在妖魔山上空双机意外碰撞,长机机毁人亡。
(出刘书环录音:“胡子昆沉着镇定,驾驶着严重受损的飞机安全迫降在河滩上。返回机场后,总教管问胡子昆:还敢不敢飞?胡子昆响亮地回答:‘敢!’第二天他又投入了飞行。”)
△解说:历经九死一生、经受长征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情怀,置生死于度外,一心投入飞行学习之中。刘书环:
(出刘书环录音:“出入过枪林弹雨的红军学员既有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又有刻苦训练掌握的本领,在航空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为有牺牲多壮志’,面对这样一个牺牲,红军学员们化悲痛为力量,坚定不移地投身于党的飞行事业。”)
△解说:1941年秋,新疆航空队全体飞行学员以优良成绩完成所有科目学习。按照当初的协议,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飞行官,等待他们的是中尉军衔和优厚的薪资福利。
(出刘书环录音:“但是毕业后因飞机少,飞行时间也会减少安排,如果继续当学员,飞行计划由苏联教官安排,可以保证红军学员先飞多飞。面对两种选择,红军学员们很快形成一致意见:为了党的航空事业,我们要技术不要官衔,请党代表批准我们推迟毕业。”)
△解说:1942年4月,中国共产党新疆航空队飞行学员学成毕业,与前两期高达20-25%的淘汰率相比,他们以淘汰率仅为4%的成绩书写奇迹。刘书环:
(出刘书环录音:“中共党员不畏艰险、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经过4年多的刻苦学习和训练,终于成长为能够熟练驾驶和维修4种型号飞机的航空队员。”)
△解说:从乌鲁木齐幸福路口的机场跑道出发,中国共产党第一批航空队员开启“九天揽月”新的长征,人民军队的武装由此向着蓝天集结。1940年2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从苏联归国在迪化停留期间,亲切看望航空队学员吕黎平和严振刚,向他们传来延安的声音、中央的嘱托。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处长王棣:
(出王棣录音:“周恩来告诉他们说:‘毛主席党中央很关心你们学航空,让我路过迪化时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周恩来详细询问了航空队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当听到他们已经能够操纵、维护两种飞机时,高兴地说:‘陈云同志做了件好事,将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空军,有骨干、有种子了’。”)
△解说:周恩来悉心询问航空队学员的学习和生活,兴奋地畅谈建立空中武装力量的构想,谋划着争取苏联飞机援助的方案。那一天,他们谈了很久很久,组建人民空军的梦想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二楼的那间客房中酝酿、成熟。周副主席气贯长虹的声音至今依旧萦绕在耳际。
(出王棣录音:“当时听到他们汇报,这些红军中的有一些团级、营级的这些干部都是过着学员的生活,有些都年龄大了还没有成家的时候,周恩来还赞扬他们有理想、有志气,不计较个人得失。周恩来当时语重心长地就说:‘我们党迟早要建立自己的空军,暂时没有飞机就先培养技术人才,你们40多位同志有学飞行的、有学机械的,一旦有了飞机,就能形成战斗力,党中央对你们寄予极大的希望’。”)
【片花】正声喷薄,精神传承——听完有话说
人工智能播报:
网友张敏留言:新疆航空队学员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放得下厚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品质。
网友东顺留言:有机会,我一定要到西路军纪念馆和新疆航空队纪念馆去参观,近距离走近这些前辈,感悟他们的理想与信念,荡涤自己,净化心灵。
△解说:感谢收听《社科空中讲堂》,欢迎您在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