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空中讲堂7·文化抗战》

2020年05月17日 18:48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播出路径:【《社科空中讲堂7·文化抗战》汉语新闻频率 1月6日资讯上午版10分25秒】 

  【片头:社科空中讲堂】

  △解说: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今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族人民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这段历史,就是要让今天生活在幸福和平中的人们,共同传承天山儿女在艰苦奋战中留下的集体记忆,共同守护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创造的伟大抗战精神,共同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昂首前行,以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告慰抗战英烈和前辈。

  请继续收听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社科空中讲堂》栏目。

  【片花:听百年风语宏声,绘时代精神图谱】

  △解说:第七集:文化抗战

  △解说:抗战烽火中的新疆大地,歌声嘹亮、战歌激昂,新疆反帝会用这红色的音符,沸腾起各族民众共赴国难的热血。这旋律,汇入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和声之中,凝结成那个年代最激奋的力量。

  (出王棣录音:“最普遍的形式是组织歌咏队,各基层大都有自己的歌咏队,反帝会也曾举办歌咏学习班,请新兵营的文化教员教歌曲,每周三次。当时中共党人黄火青、李云扬、于村、白大方、陈谷音等经常给基层单位做歌咏辅导。”)

  △解说: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处长王棣,透过一页页党史文献,依旧能听到这激越的歌声。毕业于延安陕北公学的于村,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陈谷音,化名刘伯珩、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在新疆日报担任编辑的白大方,都是教唱的主力。92岁抗战老兵卓华,至今依然记得儿时在阜康学唱的抗战歌声。

  (出卓华录音:“‘宁愿沙场成阴鬼,不杀倭奴誓不休。看啊,这伟大的怒吼!’‘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民抗战,不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方、哪个人的问题,那个人都齐心得很,大家都要心往一处使,那个确实是团结。”)

  △解说:与此同时,在反帝会的领导下,抗战话剧在边城迪化风生水起,家国沦丧之恸、反帝救亡之志、团结抗日之决心,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各族群众面前,感同身受、催人泪下。王棣:

  (出王棣录音:“各个学校都有话剧团,反帝总会成立了以罗志、昝玉林等组成的总剧团,黄火青秘书长亲自指导总剧团的工作。”)

  △解说:乌鲁木齐艺术剧院老艺术家郑策很小就曾加入汉文会“孩子剧团”,他生前回忆,别看迪化身处西北后方,但抗战话剧的声势丝毫不逊于内地。

  (出郑策录音:“那个时候叫‘孩子剧团’,不叫‘娃娃剧团’,这个‘娃娃’这是太小看人了。观众多呀,他们爱看我们的戏呀,大家都来嘛,场场爆满啊,经常演。”)

  △解说:1939年8月,风靡影坛的当红小生赵丹,在重庆读到了知名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介绍新疆抗战的书籍,便萌生了到新疆去、到莫斯科去的愿望。

  (出郑策录音:“当时大人物嘛,有明星赵丹、徐韬、王为一,那都是大腕、大明星。”)

  △解说:这批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到来,为新疆的抗战话剧送来“及时雨”,掀起新疆文化抗日的滚滚热潮。王棣:

  (出王棣录音:“赵丹、王为一、叶露茜、朱今明、徐韬……他们到新疆来成立了专业的新疆实验剧团,把话剧运动推向新的阶段。”) 

  △解说:此时,适逢“九一八”事变八周年,赵丹等与白大方、于村商议,决定排演反映民众觉醒的话剧《战斗》。赵丹导演,王为一、徐韬、易烈、叶露茜、程婉芬等担任主角,于村、白大方和新疆学院的进步学生参演。9月18日,《战斗》在督办公署西大楼上演,连续上演了两个星期,场场爆满。

  (出梁伟录音:“就在首场演出的前一天,新疆日报出版了专刊,用醒目的标题和重要的版面位置刊登了茅盾的《关于〈战斗〉》、杜重远的《介绍〈战斗〉的演出》、史枚的《〈战斗〉本事》,并刊发了题为《开展本省的戏剧运动》的社论。社论说,《战斗》的演出,推动了新疆话剧运动的发展,使新疆的话剧演出‘无论在艺术表演、化妆技巧、舞台美术上,都有了新跃进’。”)

  △解说:承担新疆日报报史馆展陈工作的高级编辑梁伟介绍,实验剧团的演出带动抗战话剧的兴起。新疆日报报道,剧团在全疆招收学员,茅盾、赵丹亲自授课,到1940年全疆各县几乎都建立了能上演话剧的剧团。党史专家王棣:

  (出王棣录音:“1940年11月6日,反帝总会举办了话剧比赛大会,各话剧团演出了《故乡》《突击》《劳军》《血祭九一八》《最后一计》等剧目。反帝总会还在每年9月举办一次全疆性的运动大会。”)

  △解说:在反帝会掀起的文化抗日的洪流中,茅盾、萨空了、张仲实等一大批文化学者,积极投身参加反帝战线,宣传抗日主张,发展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出梁伟录音:“从1938年到1942年这一阶段的新疆日报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主持编辑的新疆日报副刊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它的主要栏目有‘新疆副刊’‘绿洲’‘中苏文化’等。茅盾先后发表了《<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二十年来的苏联文学》等十余篇文章,新疆日报社副社长萨空了发表了《今日苏联艺术》。这些文章介绍苏联文化、十月革命,在新疆广为宣扬马列主义。”)

  △解说:新疆日报高级编辑梁伟介绍,1938年冬,萨空了从内地请来中国现代漫画开山鼻祖鲁少飞到新疆日报担任美编,《日寇残杀我同胞的惨状》等一批漫画作品启迪民智。

  (出梁伟录音:“为了检阅和总结边城抗战文艺的成果,反帝会领导的新疆日报1942年初发起了‘迪化一日’的征文活动,虽然只有短短20天,收到的稿子就有120多篇。”)

  △解说:歌咏言志、话剧抒豪、漫画传情……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疆反帝会,在天山南北涌起文化抗日的激荡浪潮,空前觉醒的民众投身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战之中,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片花】正声喷薄,精神传承——听完有话说

  人工智能播报:

  网友西部牛留言:“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站在2020年新的起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做好自身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网友张辉留言:通过《社科空中讲堂》节目让我了解到,共产党人参加、主持了新疆反帝会的工作,使反帝会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影响。    △解说:感谢收听《社科空中讲堂》,欢迎您在新疆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