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空中讲堂5·天山秀松》

2020年05月17日 18:48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播出路径:【《社科空中讲堂5·天山秀松》汉语新闻频率 12月30日资讯上午】 

  【片头:社科空中讲堂】

  △解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习近平总书记之问,是对党的本源之问、历史之问,是党将往哪里去、怎么走的现实之问、未来之问。有了这一问,才有了“不忘初心”的反复警醒、“赶考远未结束”的谆谆告诫,才有了3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性回答。

  站在天山脚下,回望中国共产党人留在天山南北的红色足迹,我们愈加感怀,跟随这铿锵的步伐,新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创造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人间奇迹。岁月可鉴,山河为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祖国怀抱中欣欣向荣的美丽新疆。

  请继续收听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社科空中讲堂》栏目。

  【片花:听百年风语宏声,绘时代精神图谱】

  △解说:第五集:天山秀松

  (出讲解员录音:“1934年,当时由苏联选派了一些在苏联学习工作的联共党员,他们来到新疆。俞秀松他是我们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1920年参加建设了中国共产党上海组,是我们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首任书记和缔造者。他是在1935年来到我们新疆,先后担任过新疆教育厅厅长、反帝会秘书长、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等职。”)

  △解说:这是一张英气逼人的面孔,背头、宽额、目光如炬。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展陈中,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见到这张面容、这个名字——俞秀松。

  (出古丽米拉·帕塔尔江录音:“在1937年之前,就有从延安、从苏联选派来的一些党员,就是苏共的联共党员到新疆来工作过,其中就有俞秀松,第一批党员应该是联共党员到新疆来工作。”)

  △解说:在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纪念馆,管理部主任古丽米拉·帕塔尔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天山足迹中,看到了这最早的一抹印记。1935年,在苏联学习和工作的俞秀松等25名党员被派到新疆。

  (出王棣录音:“他们既是中共党员,也是联共党员,俞秀松他来了以后就帮助盛世才对反帝会进行了第一次改组,他当时来了以后任的是反帝会的秘书长。”)

  △解说: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处长王棣解读这段党史,1934年8月,为巩固自身统治奉行亲苏政策的盛世才举起反帝的旗帜。

  (出王棣录音:“把省军命名为反帝军,宣布成立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会。 1935年的4月召开了第二次全疆人民代表大会,宣布了‘三大政策’,‘三大政策’当时就是‘反帝、和平、建设’。”)

  △解说:俞秀松等共产党人的到来,让反帝会从此具有了鲜明的革命、斗争的政治属性。自治区党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党史研究室主任毛志强:

  (出毛志强录音:“这批联共党员对反帝会进行了改组,修改了反帝会的章程。王寿成担任了反帝会的秘书长、主持总会的日常工作,同时联共党员担任了各部的部长,很快它就由联共党员和共产国际、苏联政府派到新疆工作的一部分同志占据了主流,起到了主导作用。”)

  △解说:毛志强说到的王寿成就是俞秀松的化名。遵守共产国际和苏联确定的在新疆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不宣传共产主义的原则,这批二十多名联共党员化名展开工作。新疆党史研究学者王棣、刘向晖:

  (出录音:“【王棣】他们到新疆来帮助盛世才把‘三大政策’增加为‘五大政策’,就是‘反帝、和平、清廉、建设、亲苏’。1936年4月,完整地提出了‘六大政策’,宣布‘六大政策’理论体系之完成,‘六大政策’加了一个‘民平’。【刘向晖】所谓‘民平’就是民族平等,这是在苏联和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在基于新疆当时的情况提出的一个政治纲领,形成的时间是在1934年到1936年逐步提出完善的,最后到定型。”) 

  △解说:俞秀松不仅担任反帝会秘书长,还在新疆学院担任院长、在省立第一中学担任校长,还兼任督办公署边防处政治处副处长、航空学校和军官学校政治教官。利用三尺讲台,“力主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发展文化,被誉为“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出王棣录音:“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全国就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俞秀松当时主持反帝会以后,突出了反日本帝国主义。俞秀松他曾经指出说:‘团结全疆400万民众,和全国4万万人民站在一条战线上,去打倒反民主的法西斯主义,去打倒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以达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

  △解说:1937年,正当俞秀松来到反帝会在全疆开展干部培养、文化运动和抗战募捐时,从苏联回国途经新疆的王明和康生见到盛世才,诬陷俞秀松是“托派”,被盛世才秘密逮捕转交苏联。俞秀松的妻子盛世同生前回忆:

  (出盛世同录音:“不要为我难过,他说你要相信共产党,你坚定一个信心就是跟党走,将来人民一定解放,胜利一定到来!”)

  △解说:1939年2月21日,在苏联被关押半年后,俞秀松满怀对党的忠诚,踏着漫天的大雪,倒在莫斯科郊外。

  (出俞敏录音:“二伯父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就说了我要等到天下人都有饭吃了我才能回来,我要做个‘东西南北的人’。”)

  △解说:俞秀松的继子俞敏说,俞秀松满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从浙江诸暨出发,投身五四风潮、建立党的上海小组、创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远赴苏联、领导新疆反帝运动,做一个“东西南北的人”,哪怕蒙冤牺牲。

  (出解说员录音:“1962年追认其为革命烈士,直到1996年的时候,俄联邦军事检察委员会为他平反并且恢复了名誉。”)

  △解说:俞秀松的新疆红色经历尽管短暂,但他在天山脚下播种的红色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反帝的浪潮席卷天山南北。上海党史研究专家张云:

  (出张云录音:“他是忠于职守、坚守信仰、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者,他相信了马克思主义,相信了共产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取得胜利!”) 

  【片花】正声喷薄,精神传承——听完有话说

  ▲网友A:听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这些革命先驱信仰坚定、不畏牺牲,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

  ▲网友B:《社科空中讲堂》中所讲述的这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让我受到教育,鼓舞了精神,也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解说:感谢收听《社科空中讲堂》,欢迎您在新疆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