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3日 16:5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平日里戴着眼镜,高高瘦瘦、斯斯文文的“小聂”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只要村民有事找他帮忙,他都会欣然答应。村民口中的“小聂”就是塔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喀拉哈巴克乡喀拉哈巴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聂鹏飞,在大家眼中,这个90后的小伙子既随和又懂事,大家遇事都愿意找他帮忙。
政策宣讲“小喇叭”
“小聂,你帮我看看这次住院的医疗费报销得对不对?”村民刘玉萍拿着医疗费报销单来找聂鹏飞咨询。
去年6月,刘玉萍住院花了1万余元,报销了6000余元,她觉得报销得少,产生了疑问,于是找到聂鹏飞咨询。聂鹏飞对医疗报销政策掌握也不清楚,他便向市社保局相关业务科室咨询,经过了解知道了甲乙类、自费类药物的报销比例不同。聂鹏飞向刘玉萍耐心地解释,化解了她心中的疑惑。
这件事对聂鹏飞的触动很大,他觉得要想把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好,提高村民政策知晓率,自己先要加强学习成为内行才行。平日里只要有空,他就翻看《惠民政策明白册》,认真做笔记,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向其他队员请教。翻开他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政策知识和实例。经过不断学习积累,聂鹏飞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他也成了工作队政策宣讲骨干。
为确保政策宣讲村民听得懂、记得住,聂鹏飞把生涩的文字转化成接地气的语言,利用国旗下宣讲、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等时机,向村民宣讲党的惠民政策。
慢慢地,村民觉得这个大学生政策知识懂得多,讲解仔细,凡是有不明白的事都喜欢找聂鹏飞咨询,他也成了村民最认可的“宣讲员”。
文化起航“小风帆”
喀拉哈巴克村每次开展文化活动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热爱文艺的聂鹏飞希望通过工作队的带动,把文化之风吹进家家户户。
为激发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每逢节庆日,聂鹏飞就与队员们一起精心策划,动员积极性高的党员和村民参与会场布置、活动奖品采购,提高参与度。
每次开展活动,聂鹏飞都主动担任主持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活跃现场气氛。为了让活动更具吸引力,聂鹏飞还在活动中设置有奖问答、趣味小游戏等环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充满欢声笑语。
今年重阳节,工作队又策划举办了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庆祝活动,邀请全村70余名老年人参加,活动中为94岁高龄老人祝寿,表达对老人们的祝福。还现场评选出12名孝老爱亲模范,倡导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社会风尚。
通过观察,聂鹏飞发现农牧民夜校“一人讲大家听”的授课模式,村民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他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建议改变授课模式,经工作队员们一起讨论研究,决定在授课过程中设置情景对话、猜谜语、词语接龙等语言游戏环节,让双语学习变得有趣。
在工作队的支持下,聂鹏飞把村里的文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村民参与活动积极性越来越高,村里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乐于助人“小暖炉”
“小聂,你文化程度高,有空能不能给我家孩子辅导一下功课,农忙起来,我们没时间管孩子。”一到农忙时期,尤其是暑假,聂鹏飞经常会收到类似的请求。
为了确保孩子们暑期安全,学习成绩不滑坡,他建议在村委会开办暑假辅导班,很快得到了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他主动担任起了辅导老师,免费给孩子们辅导作业,还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很受孩子们欢迎,村委会成了他们的“乐园”。
有困难的地方就有聂鹏飞的身影,热心的他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还操心村民的收入。工作队鼓励有想法的村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收方式,村民秦法志积极响应,修建了4亩花卉销售大棚,培育种植花卉200余种、5000余株。因为远离城区,人流量不大,生意不好。聂鹏飞知道后,帮助制作小视频,动员其他队员和单位同事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方式转发宣传。慢慢地,前来买花的人多了起来,花卉大棚的名气越来越大,旺季最高月收入2万元以上。
帮助村民草拟务工合同、申请办理贷款、帮助老人打扫房屋……驻村以来,聂鹏飞一次次走进村民家里帮助解决困难诉求,一件件实事好事也让他走进了村民的心里。
“小聂人勤快,也热心,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都喜欢。”面对村民的夸赞,聂鹏飞总是谦虚地说:“我年轻,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只要大家需要帮忙,我一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