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3日 16:3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李书记给村里办了很多实事,大家都很感激他。”这位被村民称赞的人就是阿克苏地区财政局驻沙雅县海楼镇达坂库木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李秀桂。
驻村以来,李秀桂统筹带领驻村各支力量,聚焦总目标,抓实“1+2+5”八项任务,倾心倾力强班子带队伍,脚踏实地促脱贫谋发展,用情用心化解群众困难,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严制度 让队伍强起来
李秀桂采取“制度约束+悉心帮带”的模式,提升村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李秀桂与村“两委”商议制定了《达坂库木村干部能力提升量化考核制度》,明确干部工作任务和能力提升方向,推行工作队队员与村干部联合办公,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方式,采取工作干前议一议、学一学,工作干时教一教、帮一帮,工作干后想一想、补一补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逐步提升村干部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李秀桂还设立了《月评比激励制度》,每月对驻村干部和村“两委”进行评比,对工作中表现好的给予奖励,表现较差的予以批评教育,督促转变工作作风,激励干部积极作为。同时,注重村级后备力量培养,从本村“挖掘”优秀青年,跟踪培养,根据程序将2名政治合格、表现优秀的青年充实进村干部队伍,并培养发展7名党员。
“李书记来了以后,建制度、传帮带,让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了,党支部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了,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村党支部书记哈斯木·阿巴斯深有感触地说。
出措施 让群众富起来
李秀桂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创业上支持等举措,帮村民拓宽增收门路。
村民热合曼·纳依普经常喝酒误事,外出务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得知情况后,李秀桂经常上门对他进行思想引导,生活上关心,并给他发放了3只母羊,让其通过饲养增加收入。热合曼的思想开始转变,主动戒酒,农忙时主动下田务农,农闲时积极在建筑工地打工、滴灌带厂上班,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更足了。
“发给我的扶贫羊,其中一只生了‘双胞胎’,让我的收入慢慢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热合曼激动地说。
为激发村民脱贫动力,李秀桂指导村“两委”每月组织脱贫致富带头人讲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鼓励村民就业、创业。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积极与棉花加工企业以及本地建筑公司沟通,定期公布用工信息,想方设法争取就业岗位。
今年,在李秀桂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17名村民实现转移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3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开起了商店、餐馆、打馕店,月收入2500多元。
重行动 让民心暖起来
驻村以来,李秀桂把群众当家人,把困难诉求记在民情日记本上,制定解决措施,解决一件销号一件,定期回访村民满意情况,用实际行动温暖村民的心。
一次走访入户时,李秀桂发现村民灌溉用水仍使用土渠,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成本高。了解情况后,他带领村“两委”向县水利局申请新建防渗渠900米,监督项目实施,确保惠民项目准时竣工,解决了89户村民2500余亩土地的灌溉难题。
“多亏了李书记修建了防渗渠,我们再也不用为灌溉用水发愁了。”看着顺利竣工后的防渗渠项目,村民艾萨·买买提激动不已。
今年8月,得知村里8户村民新建的房屋没通水电,且电线裸露在外,存在安全隐患。李秀桂立即和村“两委”商议,用为民办实事经费铺设自来水主管道530米,联系专业电工接通电路,化解了用水、用电难。
16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12户村民有了秋种农资,30户村民领到了“暖心煤”……2019年,在李秀桂与工作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共帮助村民解决困难80余件。
“我将持续用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家群众挨着一家群众访,带领达坂库木村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李秀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