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3日 12:2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坚毅的眼神、朴素的衣着、踏实的作风,带着医药箱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他就是喀什市疏附县人民医院驻兰干镇克孜勒古力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阿布都乃比江·阿布都热西提,2018年驻村以来,他用一颗为民务实的心,换来了村民的舒心,用朴实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健康宣讲 他很“能”
“戒烟、限酒,多吃菜、少吃盐……”在农牧民夜校的课堂里,总能听到阿布都乃比江为村民宣讲健康知识。
为了引导村民养成健康生活的观念,阿卜杜乃比江利用农牧民夜校培训、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为村民科普传染病治疗与预防知识。
瘫痪在床的村民谢尔仁江·阿不力米提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因术后不注重卫生,导致伤口感染发炎。正在村委会忙碌的阿布都乃比江接到谢尔仁江妻子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带上医药箱,前往谢尔仁江家中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
“多亏了阿布都乃比江每天都来消毒擦药,给我普及护理知识,我丈夫的伤口才能在半个月内愈合结疤,他是我们的大恩人。”谢尔仁江妻子逢人就说阿布都乃比江的好。
为解决村民看病难题,阿布都乃比江充分利用派出单位优势,为村民寻医问药;邀请单位各科专家开展大型义诊,确保村民足不出户便能实现慢性病早预防、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如今,通过阿布都乃比江广泛宣传教育,村民渐渐习惯了多吃菜、少吃盐,就医观念从“小病拖、大病扛”转为没病也会去体检,身体健康状况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善。
认真教学 他很“行”
“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驻村伊始,学员们在农牧民夜校的表现深深触动了阿布都乃比江,于是他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村里农牧民夜校的教学工作,带着村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想给学生半桶水,自己一定要有整桶水。”从未当过老师的阿布都乃比江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打电话请教当老师的朋友,丰富教学经验。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认真制定长短期学习计划,精心准备每日学习内容,采取互动教学的方式,与村民做游戏、唱红歌、讲故事,让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对部分基础薄弱的村民,阿布都乃比江还经常给他们“开小灶”。
阿娜尔古丽·依斯马依力勤学好问,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学习教材,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说一路。阿布都乃比江注意到阿娜尔古丽后,通过日常点滴的练习,帮她顺利通过幼儿园的测试,当起了幼儿园保育员,月收入1500元。
“多亏了阿布都乃比江耐心细致地帮助,才让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我打算用这个月的工资给家里添一台电视机,这样孩子既能看动画片,还能学习国家通用语言。”阿娜尔古丽开心地说。
目前,经过国家通用语言教学,2名村民通过幼儿园测试,被聘为幼儿园保育员;1名村民被任命为群众妇女工作专干,5名村民成为村级后备力量。
帮民致富 他很“牛”
“来看一看,你们需要的这里都有。”在村委会门口的商店,贫困户阿依吐兰·卡斯木正招揽着顾客。“能有这个店,还要感谢阿卜杜乃比江和工作队。”说起这家店,阿依吐兰总有说不完的感谢。几个月前,阿依吐兰还只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走访时阿卜杜乃比江了解到阿依吐兰有经商头脑,建议他在村里开一个商店增加收入。随后,阿卜杜乃比江协调派出单位支持,帮阿依吐兰在村委会门口租了间门面房,顺利开起了商店。
像阿依吐兰这样在阿卜杜乃比江的帮助下实现在家门口增收的人还有很多。
克孜勒古力村人均耕地少,种植结构单一。为了带动更多人富起来,阿卜杜乃比江利用周一升国旗、入户走访等时机,用身边的致富能手和致富故事鼓励村民外出就业。同时,他协同村“两委”争取专项资金,帮助39户贫困户实施庭院改造,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增收。
“以前我帮别人种地,一个夏天也就挣800元,现在发展庭院经济,一年能收入8000多元。”看着庭院里绿油油的蔬菜,村民艾海提江开心不已。
群众的心声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上。目前,阿卜杜乃比江和村“两委”通过联系用工单位和劳务市场,就近解决就业58户85人。
“群众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阿布都乃比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和惊人的壮举,凭借一腔的热情,他与村民融为一体,亲如一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成了村民心中最有分量的那一位“白衣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