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老树发新芽 向幸福出发

——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策勒县人民法院驻策勒县策勒乡尤喀克加依村“访惠聚”工作队

2019年08月08日 10:06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走进策勒县策勒乡尤喀克加依村,干净整洁的庭院、绿树成荫的核桃树、忙碌的乡村车间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活力。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策勒县人民法院“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对这个自治区深度贫困村精准施策,让老树结新果、老厂换新颜,焕发脱贫致富新活力。

  林果树下话增收

  “我家有4亩核桃,5亩红枣,去年在工作队的指导下亩均收益增加了300多元,年收入达到1.8万元。相信今年的收入会更高。”村民麦提萨比尔·吾热依木高兴地说。

  尤喀克加依村有1000余亩核桃、1200余亩红枣,林果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过去因为村民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导致核桃、红枣品质下降,产量低、收入少。如何有效提高核桃、红枣品质和产量,让村民重拾增收信心是工作队驻村后要解决的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后,决定在优化林果产业上下功夫,让村民依靠特色林果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工作队利用农牧民夜校,为村民开展科学种植培训,引导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方法;邀请农技人员成立农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果树进行跟踪服务,指导村民进行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提高核桃、红枣产量。

  “今年,我家种了5亩红枣,现在座果率明显提高、品相也好,预计亩产能达到200多公斤,每亩地能比去年增收400元。”贫困户艾则孜·亚森开心地说。

  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全村林果业发展蒸蒸日上,预计亩均增产50公斤,户均增收2000元。

  土地管家见实效

  “把家里的20亩土地托管到三农服务合作社打理,我在县城开店挣钱,还有土地分红,一年家里收入6万多元,今年脱贫完全没问题。”贫困户买热木尼萨罕·阿卜杜卡迪尔说。

  买热木尼萨罕有裁缝手艺,一直想开一家服装店,因为要打理自家的土地,开服装店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村里成立了三农服务合作社以后,买热木尼萨罕把土地托管到合作社,每亩土地年分红650元,自己在县城开服装店月收入4000多元,现在生活越过越好。

  工作队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有的村民想要外出务工,但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土地,还有的村民由于缺乏劳动力等原因,导致技术管理服务跟不上、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土地收益低。针对这种情况,工作队指导村里30名懂管理的农业技术能手,成立策勒县晋有三农服务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展土地托管业务,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今年以来,合作社共接受土地托管230亩,为村里1300亩核桃、红枣全年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176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让村民在节约劳动力和成本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多收入。

  “今后,我们将加强合作社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让技术人员真正学得精、拿的出、站的住,当好土地管家,确保农户增产又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帕提古丽·托合提苏来曼说。

  盘活车间换新颜

  “乡村车间分红啦,我领了3500元。”村民买买江·图尔荪托乎提高兴地说。在村委会举行的第一次乡村车间分红仪式上,拿到分红的36名村民喜笑颜开,他们分别领到了700—3500元不等的分红。

  贫困户买买江家以前打零工,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工作不稳定。去年工作队介绍他到乡村车间上班,主要负责电焊加工,每月有4000元的工资,入股还可以拿分红,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村民托合苏莱曼·买提肉孜于2017年注册成立了和田苏莱曼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铁艺大门加工。由于生产设备老旧、技术工人短缺、资金不足以及销售渠道窄,公司发展陷入困境。为了解决公司发展难题,托合苏莱曼今年找到工作队寻求帮助。工作队和村“两委”认真研究决定,将苏莱曼的公司改造成乡村车间,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

  工作队鼓励动员36名贫困村民利用申请的小额贷款共58万元入股,签订“带资入股”协议书,按入股资金7%的比例分红。工作队还多方积极协调,从内地引进3台大型生产加工设备,并把厂房扩建到1450平方米。目前,该乡村车间业务经营范围拓展到生产制作防盗门、彩钢房、桌椅家具等,在工作队的宣传下,生产经营状况越来越好,都是订单预售。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在转观念、强产业、促就业上持续用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杨建新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权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