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之星】成为“灯塔”指引前行路

——记乌苏市第三小学驻吉尔格勒特乡库鲁木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

2019年05月27日 17:51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如今,村里党员人人佩戴党徽,村民家门口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田地里到处都是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村民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谈起村里的变化,乌苏市吉尔格勒特乡库鲁木村82岁的党员邵文志感慨万分。驻村以来,乌苏市第三小学“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担当意识、发展智慧农业、倾力解难帮困,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抓规范 强根本 村民心中党旗红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驻村伊始,工作队帮助村“两委”从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做好梯队建设抓起,开展“一抓三建”活动。即:抓党支部班子建设,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力量、村级能人储备库。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观看远程教育片,培养了一支党性强、有文化、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队伍。

  “工作队手把手教工作方法,有效解决了村干部工作作风松散、计划性不强等问题。现在,村干部开展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村党支部书记陈有财说。

  工作队和村“两委”还以星级化创建工作为抓手,紧贴村队实际开展岗位大练兵。村民对村“两委”满意度越来越高,先后有15人递交入党申请书,6人经培养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引技术 促创业 齐心托起致富梦

  水是农业的命脉,传统渠水漫灌效率低、农作物产量不高,如何引导村民按照作物的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转变,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研究,决定引进推广滴灌技术。为打消村民顾虑,工作队邀请市水利局节水滴灌专家召开技术推广现场会,就棉花节水滴灌设备、管线安装、滴水时间及滴灌系统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传授,使村民了解此项技术对农业种植的好处,目前全村4500亩地全部用上了滴灌。

  “在工作队帮助下,今年我家200亩棉花用上滴灌后,节约了一半水费,省掉打埂、浇水、施肥、打药的大半人工费,看目前情况,棉苗长势喜人,预计每亩能增收200余元。”谈起滴灌的好处,村民何春生开心地说。

  为进一步托起村民致富梦,工作队多方联系,带领村民到石河子、奎屯等地参观学习,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何传奇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村里筹集资金开办了何传奇滴灌带厂,建厂初期,工作队帮他跑办手续,购买设备和材料,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讲解生产技术,很快滴灌带厂投入了生产,第一批滴灌带刚出炉,就签定了205份订单。滴灌带厂的建立,给20余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人均年增收1.2万余元。

  用真情 解民困 干群架起连心桥

  “‘红领巾小课堂’就是棒!我家孙子现在不仅写字漂亮了,成绩也提高了,感谢工作队员耐心细致的辅导。”村民胡廷社竖起大拇指说。

  入户走访中,工作队发现村里许多孩子功课无人辅导,成绩普遍不高,尤其到了农忙时更是无人照顾。为此,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组建课后辅导班,由工作队员轮班担任“红领巾小课堂”老师,为村里20余名小学生补课。在工作队员的辅导下,3名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村民们纷纷把自己孩子送到小课堂里。

  走好脚下的路,真情付出,困有所帮,村民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4月3日,19户村民来到工作队反映,近期由于家中自来水管道老旧破损,自来水时断时续,十分不便。工作队立即与派出单位联系,筹措资金1万元发动村里党员和村民一起更换破损管道,为19户村民改造了自来水管网。

  驻村以来,工作队为患病村民捐款、邀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开展义诊活动、给智障儿童联系学校解决上学难…… 这些只是工作队的一个缩影。

  “库鲁木村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满怀真心、真情,实干担当,振奋精神,拓宽思路,为村民排忧解难,把库鲁木村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平安、和谐的大家庭!”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刘丽这样说道。

  风雨同舟,并肩同行。工作队秉着为民服务的初心,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做好群众工作,用辛苦指数换村民的幸福指数,悄然改变着库鲁木村。

[责任编辑:权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