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背景下新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探析

2018年10月24日 15:35   来源:中国记者

  内容提要 新疆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调整原有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积极培养既熟练掌握多种媒介技术又熟悉新疆独特区情的全媒体记者。作者从六个方面提出新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新疆 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路径 模式

  □文/李宏刚 史儒雄

  新疆处在反分裂和反渗透斗争前沿,独特的区情决定了在新疆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政治意义更为重大。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进而扩大主流新闻媒体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的到达率、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传递给每一个人、影响到每一个人,以争取在反分裂和反渗透的舆论斗争中获取主动权。

  当前,除缺乏资金、新媒体原创内容生产能力不足、技术研发滞后等原因,新疆各主要媒体均反映制约新疆媒体融合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以新疆日报社为例,目前数字传媒中心汉、维、哈、蒙全部人员仅仅24人,仅占报社本部采编人员的6%,现有传统媒体人才也需要更新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接受各类媒体融合技能培训。

  有鉴于此,新疆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调整原有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积极培养既熟练掌握多种媒介技术又熟悉新疆独特区情的全媒体记者。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媒体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根据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大胆建构以采、写、编、拍、摄、录等传媒技术为核心技能的、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全媒体课程体系。全媒体课程体系可包含三个模块:一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模块,其中涵盖了传统新闻教学中的核心课程,既包含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史、媒体公关、媒介经营管理等理论类课程,又包含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基本技能类课程;二是全媒体技能模块,既有以单一媒体技能为主的课程设置,也有融会贯通各媒体内容生产的全媒体新闻采写、新媒体编辑,还有以技术为主的图片处理、摄像剪辑、网页制作、数据分析等;三是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媒体实训和毕业综合训练课程,其中媒体实训以校内全媒体实践平台为依托,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媒介传播的流程,进行全方位、全技能的实训。[1]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是因为在未来信息生产市场上,信息的“碎片化”重组与整合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内容生产模式。对于纷繁复杂的“信息碎片”,作为未来的信息传播人才,梳理和利用这些信息既有必要也十分重要,对信息的处理、整合能力已成为新媒体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

  此外,在未来信息产品消费市场中,信息提供正在向真正“个性化”“量身定做”的方向发展,尽量减少用户获取信息所需成本,降低获取有效信息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竞争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要实现精准地为用户推送其所需信息,就需要了解用户,也就需要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2]

  三、充分利用部校共建资源,重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平台

  2015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大学共同签署三方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框架协议,分别在改善教学条件、共建精品课程、共建骨干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建研究智库和实施卓越人才计划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未来的新疆新闻传播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部校共建资源,一方面积极邀请新疆各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走进新闻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指导或举办新闻业务专题讲座,另一方面让新闻学院的教师走进新闻媒体,让他们在新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与新闻媒体合作共建新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方位重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

  四、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创建全媒体实践平台

  早在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就曾提出“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就是动手实践”。[3]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资源,创建专属学生自己的实践教学平台,既可以在优酷、土豆网等视频网站上创建自己的视频专题网页,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创建自己的公众账号,甚至也可以尝试创办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新闻网站等。[4]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打造了由《清新时报》、清新视界、清影工作室、清新网、清新时报官方微博账号和清新时报官方微信账号组成的清新传媒集团,不仅让学生在新闻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技能和全媒体运作技能,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媒体经营管理技能。

  五、着重培养具有跨文化传播思维的多语种全媒体人才

  首先,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形态,这就要求新疆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要把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新疆新闻传播学教育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加关于民族风俗与禁忌的知识,以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理解与适应能力,进而让新疆各族学生树立起立足新疆、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现代传播观念。

  其次,新疆各级各类媒体都使用多种语言刊播发行,做好多种语言文字新闻传播工作不仅是新闻舆论工作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党和政府声音能否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到各族干部群众中的根本问题。新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多语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各语种的新闻媒体同步融合发展,以全面提升少数民族语言新闻的到达率、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更好地完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职责与使命。这就要求必须把培养精通汉语和各类少数民族语言的多语种人才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双语教学的内容,不仅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而且要让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全方位提升各族学生的双语采编能力和翻译能力,为日后各族记者编辑联合采访、共同写稿、同步发稿、共同策划选题、共同策划报道、共同编排内容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六、重点培养既熟悉新疆区情又具有“五个认同”的全媒体人才

  新疆是一个地处中亚的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正因为如此,新疆的新闻传播事业不仅肩负着“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把反动有害的声音压下去,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反分裂、反渗透的职责,这就要求必须把培养既熟悉疆情又具有高度国家认同感的全媒体人才作为主要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周边环境,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分化”与“西化”的严峻形势,新疆各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始终把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祖国统一作为新疆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同时,要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增加民族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并始终将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五个认同教育”贯穿在整个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方位提升各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作者单位分别是: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

  【注释】

  [1]郝红霞.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新闻实践教学探索.新闻大学.2015(6):130.

  [2]程忠良、王业明.媒介融合时代重塑新闻教育的几点思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4

  [3]夏冬梅.报业新媒体转型给新闻教学带来的启示.今传媒.2015(2):151.

  [4]郝红霞.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新闻实践教学探索.新闻大学.2015(6):130.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