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老红旗”精神

2018年10月24日 12:30   来源:伊犁日报

  振聋

  他们平均年龄已近耄耋,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参政议政,成为乡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智囊团:他们心系总目标,走街串户对村民进行“去极端化”宣讲,他们就是活跃在伊宁市潘津镇的“老红旗”精神办公室的33名老同志。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潘津镇因经济社会发展都走在全区前列,曾经是新疆一面辉煌的旗帜。时光进入 2014年5月18日,潘津镇决心要重新树起这面“老红旗”,在众人的期盼中,“老红旗”精神办公室成立,三年多来在开展“维护祖国统一、杜绝非法宗教”、“去极端化”大宣讲、“民族团结一家亲”宣传教育、“坚决抵制‘三股势力’,勇于发声亮剑”等活动中,这些老同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到了坚固的基石作用。

  我们为“老红旗”精神叫好,为老同志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他们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仍然竭尽所能播撒着光和热。每个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既是一面旗帜,又是一面可以自鉴的“镜子”,所体现出的正是老同志心系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努力为党分忧的革命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这绝不是一句虚话,老干部在长期革命生涯和工作中铸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作风。他们长期受党的教育,经历过各种风险考验,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就要把这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干部当作理想信仰教育的“活教材”。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尤其在关键时候能够稳定人心、保持定力。可以说,老同志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社会上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潘津镇之所以成立“老红旗”精神办公室,就是为了重振“老红旗”单位的光荣传统,更好的发扬传承“老红旗”精神,在全镇营造团结稳定、反对分裂、热爱家乡的良好氛围。最好的例证就是这些有着光荣历史的老同志的子女和直系亲属中,没有一个人参加过非法宗教活动,没有一人感染不良思想。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同志在乡村工作多年,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们不光教育好自己的家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还经常教育身边的各族群众,善于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说身边理,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受感动,这种作用是一般人替代不了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红旗”精神就是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老同志苦干不苦熬,心里装着各族群众,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今天,老同志们又有了更加崇高而又艰巨的使命,为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他们还要站出来发声亮剑,让更多的各族群众认清“三股势力”的丑恶面目。潘津镇“老红旗”精神办公室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就已经开展了20余次“维护祖国统一、杜绝非法宗教活动”的专题座谈会,他们主动发声亮剑,向乡党委、政府提供维护稳定的有价值信息57条。4个重点村的“盖子”先后被揭开,在各级党组织和各族群众的帮助下,将影响重点村稳定的5个家族黑恶势力、宗教极端思想团伙的幕后“黑手”成功铲除,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老同志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老红旗”精神是一个标杆,是一面镜子,一座灯塔。关心“三老”人员生活是各地都在做的事情,但为何潘津镇成立的“老红旗”精神办公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顺应了老同志的意愿,为他们继续发挥余热提供了舞台。从革命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其实更多需要的是政治上的关心,他们从事革命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他们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心中充满对祖国的热爱,渴望退休后仍然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当前“三期叠加”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进行“精神力量”的延伸工作。

  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老红旗”精神,“老红旗”精神是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关爱老同志,敬重同志,学习老同志,为确保自治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