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孜江·吐逊“寻亲”记

2018年10月24日 12:11   来源:新疆农民报

  □文/图本报记者李道忠

  去年9月,来自喀什市阿瓦提乡双语幼儿园的老师如孜江·吐逊来到本报编辑部,想通过报纸找到曾资助他上大学的汉族大哥李兆坤。在本报及众多媒体的努力下,李兆坤终于找到了。3月25日一大早,如孜江和他的妻子以及他大学时的朋友,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石河子看望恩人李兆坤。

  亲人重逢满眼都是激动的泪水

  “我终于见到李兆坤大哥了,我永远都忘不了你!”11时30分许,如孜江在解放军新疆预备役师某团驻地见到李兆坤时,疾步上前和他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激动得泪流满面。李兆坤也用流利的维吾尔语向他问好。

  细细一算,两兄弟已经有13年没见面了。

  在一间会议室落座后,如孜江依旧难掩激动的心情,把一顶维吾尔族花帽给李兆坤大哥戴上,同时献上了一面锦旗。

  尽管李兆坤比38岁的如孜江小两岁,但如孜江还是一口一声“大哥”地叫个不停。

  回忆过去困苦岁月掩不住的甘甜

  如孜江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1999年考入新疆大学。大一起,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经常提着一大袋子馕在宿舍楼里挨个敲门推销。为了省钱,他经常一天只吃一个馕。由于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当时又黑又瘦。

  如孜江很幸运。2001年,学校学生处收到一封来自部队的信,称愿意资助一名贫困的优秀大学生,学生处推荐了如孜江。这封信是当时在乌鲁木齐某军事院校维吾尔语翻译专业学习的李兆坤写的,自此,二人开始结缘。

  之后,如孜江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张汇款单,每笔100元,寒暑假也不间断。如孜江记得,李兆坤曾请他到新大对面的饭店吃过饭,还为他买过新衣服。那是他当时吃过的最好的饭,也是他穿过的最好的衣服。而他也知道,李兆坤当时的津贴并不高,每个月也就300多元。

  上大学前,如孜江的父亲就已过世。2002年,他的母亲又因病去世了。因为觉得自己没能照顾患病的母亲,加上给家里带来了经济负担,如孜江产生了辍学甚至轻生的念头。那段时间里,是李兆坤的资助和时常打来的问候电话,让他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一个汉族兄长给予的关怀,这让他心里甜丝丝的。

  失去音讯13年来漫长的寻找

  2004年7月,如孜江大学毕业了。找工作的同时,他急切地想把毕业的好消息告诉李兆坤。然而,因部队整编,李兆坤的电话打不通了。按汇款单上的地址去找,也始终未能找到。

  毕业后,如孜江回到家乡喀什,在阿瓦提乡双语幼儿园当了一名老师。工作安定下来后,他又通过当地的部队寻找李兆坤,依旧没有结果。尽管他对此感到失落,但对那段美好情感的记忆,却总也挥之不去。他经常深情地给幼儿园的孩子们讲起汉族兄长的故事,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恩人李兆坤。

  2016年9月,组织上派如孜江到新疆教育学院进修两年。他一边学习,一边趁此机会继续打听恩人的下落。为此,他还专门找到本报和其他媒体寻求帮助。直到今年3 月找到自治区团委后,“寻亲”终于有了重大进展。

  2017年3月17日上午10时,一个来自部队的电话告诉如孜江,说要找的人就在他们的部队,不过,李兆坤现在内地学习,等联系好后再通知他。听到消息后,如孜江激动不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李兆坤已通过媒体,了解到如孜江寻找自己的事情。得知如孜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他感到很欣慰,加上要赴内地学习,就没有回应如孜江。

  2017年3月25日,失去音讯13年后,两兄弟得以再次相见。如孜江·吐逊终于圆了自己的“寻亲”梦。

  展望未来愿共做民族团结的模范

  “我2014年结的婚,这是我的妻子吐尼沙姑·吐尔洪,我们今后就是一家人!”

  “我们十几年前就是一家人了,我家安到了乌鲁木齐,孩子今年7岁了,到乌市后,我介绍妻子和你们认识,以后我们多走动……”

  见面谈话中,兄弟二人对今后两家人的联谊活动作了计划。

  李兆坤的妻子在乌市工作,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如孜江夫妇也会一直呆在乌鲁木齐,逢周末李兆坤休息返乌时,两家人很容易聚齐。

  在带着如孜江一行在部队营地参观时,李兆坤有了一个长远的计划:等过几年,自己退伍后,他要经常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喀什市阿瓦提乡如孜江执教的幼儿园里看看,共同为那里的孩子们做点儿事。

  晚餐后,兄弟二人该分别了。如孜江也有了一个长远的计划:等自己有了孩子后,他要让两家人的孩子也像一家人一样,把13年前的那段缘份一直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