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迪丽

2018年10月23日 18:42   来源:新疆日报

  光阴荏苒,距离上次去塔什库尔干采访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但不知怎的,总会想起在那儿度过的美好时光……迪丽,美丽的塔吉克族姑娘还好吗?

  一直忘不掉迪丽,因为她太美了。一双纤尘未染的明眸,仿佛夏日清晨的阳光一样明媚清纯。

  2016年4月底,我们去喀什采访一个汽车团,在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军营中,女兵总是醒目的,何况迪丽是个真正的美少女。

  傍晚,轻风徐徐,军营的大操场上空旷辽阔,几十辆高大的军用重卡整齐地排列着,威武雄壮如同整装待发的战士。两个娇小的身影从车旁走过,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两位女兵,其中一位便是迪丽,她笑靥如花,眼里闪动着孩子般的纯真,浓黑的眉间又隐含着异样的神秘。

  听说她是一位塔吉克族女兵,来自帕米尔高原。

  □张海峰 严小娟

  “古兰丹姆”变了样

  帕米尔高原在新疆西南部,海拔4000多米,那里雪峰林立、风光奇美。可惜因为山高路远,过去一直少有人去,高原上的人也绝少下山来。帕米尔高原因此成了神秘之地。比高原更神秘的是高原上的居民——塔吉克人。高鼻梁、深眼窝,明显欧化的相貌令人好奇。

  20世纪60年代,有部黑白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片中有个叫古兰丹姆的塔吉克族美女,长裙及地,一身银饰,花头巾遮住半个脸,只露出一双深潭似的大眼睛,帽子上的银质流苏摇曳闪烁,更为她平添了几分妩媚和神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全国人民心中,塔吉克族女子就是这样的。

  还记得7年前,第一次登上帕米尔高原,来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站在县城最繁华的街上,却没有找到电影中的“古兰丹姆”。来来往往的塔吉克族女子大都上身短西装,下身花短裙,足下半高跟皮鞋。“高原特色”只剩下头上那一顶小巧的圆形花帽,扁扁的,斜斜扣在头上,精致俏丽。

  塔吉克族女子明显城市化的服饰完全没了想象中的神秘感,让我们多少有点失望。又一想,《冰山上的来客》是50多年前的电影,高原的“古兰丹姆”怎么还会是老样子呢?

  那一次,我们惊讶于县城商业区的热闹和街区的干净雅致。步行街两旁的各种小店鳞次栉比,县城街边木质的白色围栏刚过膝盖,围栏里绿色的草坪修剪得整齐干净。街面并不宽,却不拥挤,因为来往的汽车不多,多的是安步当车的人。

  高原上依然山高地阔,雪峰林立,却能真切地感受到高原的变化。一位在高原上驻防了几年的军官告诉我们,十几年前,塔吉克人宁可守着几亩薄田、几只羊,也不愿外出打工,还嫌弃出门闯世界的人,更耻于经商。曾经有个塔吉克族姑娘,外出打工两年,挣了些钱,又回到家乡,想找个好小伙成家,却没人愿娶她。后来姑娘只好远嫁他乡。

  现在呢?军官说,现在年轻人都想外出打工,县城里开小商店的好多塔吉克人都是从外面打工回来的,挣了钱,也见了外面的世界,观念变了。

  走出大山进军营

  还是7年前,第一次上高原时,我们在一个小山村里采访了十几位塔吉克族村民,男女老幼皆有,但彼此语言不通,全程都靠一位哈萨克族军官“翻译”。而这一回,迪丽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意外”,不仅因为她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位塔吉克族女兵,更因为她的国语实在太流利了。

  一般的塔吉克人都会说塔吉克语和维吾尔语,迪丽也不例外。只是,因为父母都是县里的干部,他们有更宽阔的视野,迪丽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国语。初中开始,她被送到了高原下的喀什市读国语学校。

  迪丽说那时她每回上山下山,都能看到路旁半山坡上有个大标语:“学好国语,走出大山”。这几个字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当兵是和上大学一样荣耀的事。因为塔吉克人有很深的“军人情结”。60多年前,新疆刚刚解放,他们最早接触的“外来人”便是解放军,是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杨排长”那样的人。在塔吉克人眼中,“军人”几乎是“英雄”和“正义”的同义词。迪丽的外公当过兵、舅舅当过兵,生在这样一个“军人之家”,她对军人的感情与生俱来。

  女孩子应征入伍的机会本来就少,塔什库尔干已经很多年没有招过女兵了。当时,招兵的军官见迪丽生得有几分柔弱,问她:“当兵很辛苦,你能行吗?”“我不怕。”迪丽个子不高,眼里却有不容置疑的坚定。

  2014年9月25日,18岁的塔吉克族姑娘迪丽穿上了梦想已久的军装。3个月的新兵集训对这个高原上出生的小姑娘可“不好玩”。“第一次跑3公里,操场那么大,快跑不动了,班长就站在旁边,很凶地瞪着我。最后,我坚持下来了。”迪丽说。

  “军事考核,我腿抽筋站不起来,是缺钙。班长把我扶起来,在宿舍里挂了钙针。晚上,我睡着了,班长一直坐在我床边。从那以后,我就叫她姐姐了。”迪丽回忆道。

  原本柔弱的小姑娘在军营里长成了雷厉风行的女兵。“2015年8月1日,部队放一天假,爸妈专门跑到库尔勒来看我,陪我过了‘八一’建军节。看到我的成长,爸妈很开心,鼓励我考军校。我现在就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第一次跟我们聊了这么久,迪丽说着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浓密的睫毛像小鸟的翅膀似的,扑闪扑闪的,“这么长的睫毛,天然的?”我们笑问。

  她用手轻轻拽了一下长长的睫毛,很无辜地笑笑:“好多人这样问。明明是我自己的。”美丽的“烦恼”像午后的轻风,其实很爽。

  入伍两年,迪丽是上等兵了,20岁了。

  我们笑着说:“听说塔吉克族姑娘结婚都很早?”

  两朵娇羞的红云飞上了迪丽的两颊,她低下头来,认真想了一会儿,才说:“外公让妈妈早早嫁人了。我爸爸说,不着急,要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和母校一起成长

  汽车团的“援塔之旅”就要开始了,从迪丽的眼里就看得出,她多么期待这一天。这是她穿上军装后第一次回家,爸妈都盼着呢。

  “援塔”就是援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近年来,国家出资帮助这里的农牧民盖安居富民房,但是建材远在300公里外的喀什,山高路远,多数农牧民没有能力把建材运上山。汽车团就利用运送军需物资的空档,义务为农牧民当起了“建材搬运工”。

  一天翻山越岭,长途颠簸后,傍晚时分,浩浩荡荡的援塔车队,终于接近县城了。闻讯而至的乡亲们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车队在距县城10公里的山口停下来。故乡山川,熟悉的一切,让迪丽激动得泪花飞溅。

  和着鹰笛清亮的曲子,她情不自禁地和乡亲们跳起熟悉的舞步,那么贴和,和高原浑然一体。高原的女儿“回家”了。一位古铜色皮肤的大妈慈爱地亲吻了她白晳光洁的额头,如同亲吻自己的孩子一样。

  第二天上午,迪丽和几位战友一起回到母校——塔什库尔干寄宿制城乡小学。这所高原小学漂亮得像一幅画:湛蓝的天幕下,一座银光闪闪的雪山脚下,四五幢崭新的教学楼在纯净的阳光中,好似朝气蓬勃的英俊少年。

  迪丽说,十几年前,她在这里读小学时,只有一幢教学楼。看来,现在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高原上地广人稀,村子大都散布在深山之中,孩子们上学不方便,学校便办成了寄宿制,95%以上的学生住校,并且从学费、书本费到食宿费全免。

  塔吉克族小孩子长得很漂亮,微卷的头发,浓黑的眉毛,挺直的鼻梁,小巧的嘴巴,尽管皮肤被高原阳光涂成巧克力色,个个却都像洋娃娃一样可爱。

  屋外阳光炽烈,一走进教学楼里便觉得猛然暗下来。长长的楼道里空无一人,听得见孩子们咿咿呀呀的读书声。“三年级4班,这就是我过去的教室。”迪丽努力克制内心的激动,脚步放慢,仿佛走进了童年的梦中。这时,一位中年女教师走过来,两人都愣了一下,彼此打量着,瞬间,她们认出对方,满脸惊喜,张开双臂,紧紧相拥。

  老师走远了,迪丽还望着老师的背影,充满感情地说:“我的语文教师,也是我当年的班主任。”

  迪丽在母校寻找童年的记忆,看到的却是崭新的高原小学和自己的成长。

  高原“盛宴”

  第二天上午,迪丽告诉大家,请战友们去家里吃饭。

  “请几个?”大家问。

  “全部。”迪丽笑着说。

  大家都乐了,这明显是在开玩笑嘛,70多人,多大的房子才装得下。大家善意地婉拒。迪丽急得快哭了,方才明白大家其实是担心她家里根本不可能装下这么多人。

  “我叔叔家装得下所有的人。”迪丽既认真又轻松地说,看起来把握十足。这下子,所有人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

  这绝对是高原上少有的风景。下午7点多,高原的阳光露出温柔的一面,两辆绿色的军用重卡红旗招展、威风凛凛,载着70多位官兵行进在两边都是高山雪岭的山间公路上,开赴迪丽家。

  这是一次奇异的赴宴体验。汽车从宽阔的山间公路驶进平整的乡间小路,眼前出现了一幢幢整齐排列的安居富民房,红顶粉墙,在灰褐色的山谷间格外耀眼。这里的房子是两年前由汽车团援建的。

  汽车在一个大院子门前停下。一对塔吉克族中年夫妇站在院门前,和每一位来宾亲切握手。两人说着流利的汉语,满面含笑,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迪丽小鸟依人般站在他们身旁,介绍:“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

  宽敞的院子里,迪丽家的几位亲戚盛装列队欢迎大家。知道塔吉克人好客,但这样的场面还是很感动。我们一一握手,每一双手都是温暖有力的。迪丽提着一个精致的铜壶,下面接着一只脸盆,让大家一一洗手。一进屋,大家简直惊呆了:高原上的牧民竟然有这么大、这么漂亮的“豪宅”!

  客厅足有六七十平方米,墙上是素花壁纸,屋子被四根粉色立柱撑起,客厅前部有一个令人惊艳的天窗,层层叠叠,好似玫瑰花瓣。玻璃“花心”向外凸起成锥形,高原纯净炫目的阳光,就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天窗照亮了整个屋子。这个天窗叫“蓝盖里”,是塔吉克人的创造。高原是阳光最充足的地区之一,这样的天窗既美观又节能环保,让人不由得赞叹塔吉克人的智慧。

  客厅中间还有个小铁皮炉子,高原上昼夜温差很大,炉子是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的。

  屋顶四周都装饰着色彩浓艳、花纹繁复的墙角线,乍看似雕梁画栋一般,但其实都是流水线上出来的塑料装饰条,并不昂贵。

  迪丽说,这是叔叔的房子,他是牧民,平时还做点生意。国家补贴的安居富民房一户80平方米,如果你想盖得更大,自己加钱就行了。叔叔这座房子足有100多平方米了。

  客厅四周是榻榻米似的地台,上面铺着塔吉克风格的绣花坐垫和靠垫。70多位官兵脱了鞋,靠墙盘腿而坐,果然所有人都坐下了。原来高原上并不需要围桌而坐的。

  接下来的高原“盛宴”令我们大开眼界。

  酸奶、蜂蜜、冰糖、红茶、核桃、黄油、糖果分别放在精致的小碗、小碟里,只有馕和清炖羊肉盛在大盘里。没有小桌,琳琅满目的美食就放在榻榻米上,伸手可及,都是纯天然的美味。有一种金黄色的烤饼,酥软甜香,奶香四溢,特别诱人。迪丽说,这是面粉和着牛奶、黄油烤出来的。

  面对迪丽一家人的热情款待,官兵们深深感动,不知如何表达,齐声唱了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充满阳刚之气的歌声让屋里的气氛更加热烈。

  宴会过半,进来一位五六十岁的长者,穿着棉大衣,戴着皮帽子,似乎刚出远门回来。屋里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然后有点恼怒地冲迪丽的妈妈嚷嚷起来。迪丽妈妈竟一点不生气,笑着解释了几句,他的脸色才平和下来。迪丽乐得给大家翻译:“这是我舅舅,是老党员,当过兵,现在当护边员,他刚从边境线上巡边回来。看到这么多战士来家里,他生气妈妈怎么不告诉他。他也想请大家去他家里做客。妈妈说汽车团时间很紧,下一次再去他家,他才不生气了。”

  大伙一听,都乐了。迪丽一家人的“军人情结”真让人感动。

  客厅前方端坐着一位女性老者,位居上座,面带微笑,端庄慈祥,话却很少。我们猜一定是一位尊贵的前辈。迪丽的妈妈向大家隆重介绍:“这是我母亲,迪丽的姥姥。”

  迪丽从上初中开始就到喀什念书,一直到高中毕业,都跟着姥姥。这回,老人家特意从喀什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来塔什库尔干,就为了和外孙女见一面。

  迪丽的母亲有兄弟姊妹5个,他们都把下一代送到喀什读中学。现在,还有3个孩子在喀什读书。迪丽说:“这些弟弟妹妹都是姥姥照顾,姥姥是我们家的大功臣。”老人家温和地笑笑:“孩子都大了,不用接送,我就是给他们做个饭。”

  城市里,爷爷奶奶照顾孙辈读书的事并不少见。只是没想到,高原上的塔吉克人现在也会这样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曾经听说塔吉克人祖祖辈辈都不愿离开高原。高原上耕地少且贫瘠,几十年前,政府曾在山下划出一片地,动员上百户塔吉克人迁下来。结果几年过去,只剩下寥寥几户,大多数人又回到高原上。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跟迪丽的爸妈聊起她的“军校梦”,这对一生没有离开过高原的塔吉克族夫妇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孩子应该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问他们:“女儿将来读了军校,如果不回新疆,会不会觉得遗憾?”迪丽的爸爸说:“现在塔吉克人也没有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身边的观念了。都希望孩子去大地方读书,过更好的生活。”迪丽的妈妈说:“当年我没有机会走出大山,现在女儿有机会,我全力支持她。”

  这场“盛宴”的高潮出现在结尾。迪丽全家,当然还有她那位曾经是军人的舅舅、70多位官兵以及我们一起合影。相机定格了一个塔吉克人家的光荣、幸福与期盼。

  第二天一早,浩浩荡荡的车队从高原上离开,迪丽和战友们一起下山。晨曦为田野、牛羊、农舍,还有路边的野花勾勒出一道梦幻般的金边。高原依然天高地阔,仿佛千万年前一样沉静。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古老的高原正在巨变,它已挣脱了沉重的羁绊,开始展现青春的容颜。

[责任编辑:林庆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