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全面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

2016年10月20日 19:00   来源:哈密地区关工委

    天山网讯(通讯员于学智报道)哈密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目前哈密地区共有离退休干部9225人,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员有1720人,其中骨干248人,老战士162人。25年来,经历了由尹荣、许美杰、张春华、刘全山、汪江华、孟汉江等同志为领导的六届关工委班子,他们带领着一支以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的“五老”队伍,在关心下一代的田园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广大“五老”们离岗不离心,不图回报,甘愿奉献,为了新疆和哈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用自己对党的赤胆忠心,把革命的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和立德树人的真谛代代传承。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关工委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哈密地区关工委工作紧扣时代脉搏,贴近青少年实际,充分发挥以“五老”为主体的广大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多形式、多领域地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哈密地委、行署始终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特别是地委、行署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研究部署关工委工作,每年听取地区关工委专题工作汇报,第一时间批示相关报告,参加关工委的有关活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凡涉及关工委的工作,都必须全力以赴支持和帮助,在全地区形成了重视、加强、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党建目标考核内容,为关工委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形成了党政合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对关工委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全地区县级以上关工委机构、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全部达到“四到位”,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活动经费按需拨付,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围绕“五好”关工委建设健全完善组织机构

    我们始终把加强各级关工委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大力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提升了关工委工作水平。

    (一)积极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为深化各级关工委组织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五好”关工委创建目标,我们及时向各基层组织转发了自治区创建“五好”关工委的有关文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地区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重新修订了争创标准,强化了对基层工作的指导,4 个“五好”关工委先进集体、5 个先进个人获得自治区表彰,2 个先进集体获得国家表彰。为促进基层单位和关工委有效开展工作,我们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层干部、关工委专职干部等进行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较为系统地对如何关心下一代,怎样开展关工委工作做出了具体指导,使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开展。

    (二)健全各级关工委组织。制定了《地区关工委2010—2015年工作规划》,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作为主要内容,特别是重点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地、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工作网络。目前,在全地区78个县级单位、44个乡镇、87个村、68个社区、92所学校建立了关工委组织。

    (三)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地区关工委积极动员基层单位,特别是农村关工委组织中的“五老”人员,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发展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提升“五老”人员素质,通过以会代训和县(市)委组织部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五老”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四)完善各项工作机制。201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地委书记刘剑亲自督办、研究制定《哈密地区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施细则》,对关工委的工作原则、工作任务、组织和制度建设以及工作保障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保证了关工委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修改完善《地区关工委主任会议制度》《地区关工委宣讲调研制度》等19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总结、有交流,环环紧扣、扎实推进。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地区各级关工委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推进各项工作,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工作合力。近年来,地区关工委办公室通过联席会议收集意见和建议77条,全部得到了落实。

    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全面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大力开展“‘五老’三进”活动。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地区关工委、老干局、老龄委等部门积极协作配合,广泛发动地区各族“五老”踊跃参加进社区、进村组和进校园的“三进”活动。我们按照“自觉自愿、就地就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将“三进”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访惠聚”活动相结合,发挥“五老”人员德高望重的优势,向农村、社区各族群众、广大师生、村民宣讲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地区有152名“五老”参与“三进”活动,211名“五老”参加乡镇、街道“‘五老’志愿者队”。

    (二)建立“主题教育活动基地”。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关工委工作,在地、县(市)建立了8个各具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主题教育基地”,为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搭建了平台。不断完善“主题教育活动基地”功能,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非公经济组织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哈密温州商会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捐资80万元,用于巴里坤县双语幼儿园建设和贫困大学生救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打造特色工作品牌。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立主题教育活动基地;在乡镇、社区建立“六点半学校”;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读、学、画、唱”活动;成立“‘五老’志愿服务队”和宣讲团;在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配合地区团委、少工委在学校开展“各族中小学生手拉手融情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旋律的“结对子”“拜干亲”等活动;以地区非公经济组织和大中型企业为主体,成立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爱团”,积极为各族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从精神上、生活上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达到关心、关爱的目的,切实增强了关工委组织的战斗力。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打牢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讲中国故事,爱社会主义;讲新疆故事,说长治久安;讲哈密故事,谈家乡变化;讲坚定信念,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接班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为主题,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基地”,突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礼仪、遵法守德等内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门组建宣讲团,深入到中小学校开展集中宣30余场次,在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集中宣讲15场次。邀请“弘扬焦裕禄精神”典范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全国道德模范”刘玉莲等先进典型模范现身说法,受教育学生、家长达2万人次。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知、言、行”方面恪守社会公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使广大青少年增强了感恩意识、公德意识、守法意识。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始终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以课堂教育为重点、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丰富教育内涵,筑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蚀的思想基础。将《关于进一步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试行)》《新疆三史》“一反两讲”和“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作为主要内容,在地区各中小学集中开展了10余场次民族团结教育巡回宣讲;在学生中开展会说一句民族语言、会画一幅民族题材画、会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讲一个民族团结故事等“五个一”活动和“学双语、交朋友、结对子”活动,切实加强各族青少年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在哈密广播电视报开展“做加强民族团结的好公民,做文明有德的好少年—我和我身边的故事”有奖征文大赛,大力选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

    (三)发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平台作用。连续3年在地区中小学中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丛书阅读知识竞赛”网上答题活动,参赛学生近3万人次;相继组织30余名区内外著名书画家到学校讲学,使学生们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地区关工委与哈密联通分公司联合开展“点滴积关爱,共建‘沃’未来”的“爱心书屋”公益活动,先后为5所乡村“双语”希望小学捐赠了价值11.6万元的图书,在15所边远乡村小学建立了“爱心书屋”;协同有关部门为各学校赠送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 1.8 万册、《学好双语知识问答》读本1.7万册;在全地区学校组织开展了“天山花朵”少儿歌曲传唱活动,并为哈密市十中捐赠了1.5万元的音响设备。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哈密市关工委与市教育局联合表彰了150名“十佳道德小标兵”。会同县(市)关工委在中小学建立“德艺双馨”示范学校;联合中国艺术家协会新疆秘书处、地区文教部门举办了《第十一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哈密地区选拔赛》,1300余名中小学生和家长们同台献艺,展示了哈密各族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活动吸引了青少年广泛参与,增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达到了传承、关爱、教育、保护青少年的目的。

    用真情和大爱浇灌祖国的希望,是各族老同志的共同心愿,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黄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