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摇床 三代团结情

2021年05月25日 10:58   来源:天山网

作品标题

一张小摇床  三代团结情

参评项目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

体裁

文字通讯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姚明、李艳荣

编辑

徐惠燕、张洁燕、姬鹏

刊播单位

塔城日报社

刊播日期

2020年11月26日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要闻一版

作品字数(时长)

2715字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塔城日报社在得到小摇床的新闻线索后,高度重视,编委会立即研究分析,作为民族团结互助重大主题线索,派出骨干记者多次深入到乌苏市九间楼乡各村队走访数十人,前后历经近半年的采访,对这张传借了40年、有30多个不同民族孩子使用过的小摇床“身上”的故事,进行深入细致挖掘。采写了由小摇床引出的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和睦团结的鲜活故事。本篇通讯主题鲜明,选材典型,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和谐。

  

全传

媒播

体实

  效

该篇通讯刊发后,在塔城新闻网站、塔城零距离等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二次传播,先后被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天山网等国内多家网站转发,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专程到乌苏市拍摄以这张小摇床为主题的纪录片。

该篇通讯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超过2万人前来参观陈列小摇床的乌苏市九间楼乡詹家村农耕文化园,该园被确定为乌苏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詹家村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乌苏市九间楼乡被确定为乌苏市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小摇床的故事在全疆广为传播。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这是一篇践行“四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典型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该篇通讯以一张小摇床为载体,以小见大,契合时代要求,充分展现了新疆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生动实践。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该通讯新闻性强、宣传价值较高,采访扎实、视角独特、文字生动细节描写感染力强。承载着民族团结故事的小摇床成为团结稳疆、文化润疆最真切的表达,具有较强的新闻冲击力和时代感召力,很好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1年5月24日

一张小摇床 三代团结情

  一张小摇床,你家用完我家用;一张小摇床,见证三代民族团结情。在乌苏市九间楼乡,有一张小摇床,在各民族家庭里被当作“宝贝”一样传借了40年。现如今,这张小摇床被陈列在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的民俗馆中,向人们“讲述”着民族团结、邻里亲情的故事。

  小摇床“讲述”团结情

  “摇床是我爷爷年轻时找人制作的。”摇床的主人、乌苏市自然资源局九间楼自然资源所所长居来提·托依白克说。

  作为哈萨克族牧民,在那个时代,居来提的爷爷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居来提的父亲托依白克就是在摇床里长大的。

  因为摇床轻巧携带方便,就一直保留了下来,传到托依白克手中,居来提也成为在这张摇床里长大的孩子。

  摇床只是在孩子出生到10个月左右时使用,其他时间都闲置着。细心的托依白克一直保留着摇床。只要村里谁家有小孩出生,需要借用摇床,托依白克就会毫不犹豫地借出去。

  1976年,托依白克调至九间楼乡任副乡长。1978年,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赵财富结婚成家。当时他们两家住在九间楼乡邢家村由乡政府分配的房子里,托依白克和赵财富成了邻居。

  因工作关系,两家人熟络起来。1980年7月,赵财富的爱人张宜秀生下女儿赵瑛,他去托依白克家借摇床用。

  摇床是居来提送去的,当时他只有8岁。虽然事隔40年,居来提清楚地记得,当他抱着摇床喘着粗气进屋,张宜秀热情地留下他吃饭的情景。

  有过用摇床看护弟弟经验的居来提,一到张宜秀做饭的时候,就跑去帮张宜秀看孩子,轻晃着摇床,哄着刚出生的赵瑛……张宜秀每次都让居来提留下吃了饭再回家。

  1982年1月,张宜秀的儿子赵江出生,借过来的摇床还没有还回去,又派上了用场。居来提依然跑去帮张宜秀看孩子,再吃得饱饱的回家。

  “阿姨家的饭好吃!”居来提说了心里话。

  一来二去,两家人熟得就像一家人似的,只要有时间,托依白克就会烧好奶茶、煮好肉,叫张宜秀一家来吃饭。

  “这么多年,一到过年过节,我们两家人都会相互走访拜年,在一起吃饭聊天,就像一家人。”张宜秀说。

  两家人做了近20年邻居,直到1996年,托依白克从九间楼乡乡长的岗位上退休后,他们才分开。

  小摇床牵出“母子情”

  说起小摇床,居来提的弟弟海拉提·托依白克,就不由得想到了他的干妈王具珍。

  1979年初,海拉提不到一岁的时候,九间楼乡詹家村村民王具珍的双胞胎儿子周海洋和周海龙出生。摇床被借到了王具珍家,成了她家的“宝贝”。王具珍说:“我生了5个儿子,老四老五是双胞胎,有了摇床,让我省了不少事。”

  海拉提与周海洋兄弟因为年龄相仿,又先后用过同一张摇床,慢慢地成了亲密无间的小伙伴。

  农忙季节,放牧、割草、收麦子、掰玉米……农闲季节,打雪仗、捉迷藏、滚铁环、踢沙包……海拉提和周海洋兄弟同吃同玩,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1989年夏天,海拉提像往常一样找周海洋兄弟玩。王具珍看到海拉提大热天还穿着一双军绿色的球鞋,橡胶底的鞋子不透气,捂得海拉提的脚一块块脱皮,看着让人心疼。王具珍就从柜子里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给海拉提穿。

  起初,海拉提还有些不好意思,在王具珍的劝说下,海拉提羞涩地脱去了球鞋,穿上了黑布鞋,感受到了久违的舒适。

  “阿姨,谢谢您送我的鞋子,您就给我当干妈吧!”海拉提感动地说。

  “啊?哦!好好好,我已经有5个儿子,加你就6个儿子了!”王具珍听到海拉提要认自己做干妈,既吃惊又感动,当即就答应了。

  王具珍是村里特别能干的媳妇,干农活、做家务,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到了冬闲时节,王具珍就纳鞋底,给家人做布鞋,从那年开始,她每年都会多做两双布鞋给海拉提。

  “我是穿干妈做的布鞋长大的,10年间一共穿烂了20双黑布鞋。”海拉提说。

  托依白克也常常把馓子、包尔萨克等美食送到王具珍家。

  1999年4月13日,海拉提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当年12月,海拉提应征入伍去库尔勒当兵。临行前,海拉提到王具珍家告别。

  “妈妈,您是我这世界上唯一的妈妈了,我要去当兵了,您年纪大了照顾好自己,别再给我做鞋子了。”王具珍听了海拉提的话,心中虽有不舍,却一遍遍鼓励海拉提:“孩子啊,去部队要好好锻炼!”

  “我记得当时干妈还从一个旧手绢里拿出100块钱,非要塞给我。干妈带5个孩子不容易,我哪能要她的钱啊!”海拉提说起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带着家人的希冀和王具珍的嘱托,海拉提踏上了从军路,这一别就是5年。在部队,海拉提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刻苦训练,得到了部队的认可,入了党并先后受到所在部队的6次嘉奖,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2004年元旦,海拉提请了探亲假,坐了20多个小时车,辗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回到村里的第二天,海拉提穿着一身军装,带着两包杏干出现在王具珍家里。

  “干妈,我回来看您了,这是您喜欢吃的杏干……”海拉提的一席话语让王具珍热泪盈眶。

  2004年底,海拉提光荣退伍,被分配到乌苏市水利局一家下属企业工作。工作后,海拉提没有忘记王具珍曾经对自己的关爱。时常来到王具珍家看望他们一家人,海拉提也继续享受着母亲对儿子的爱。

  2009年10月11日,海拉提与阿米娜·阿斯克尔别克步入婚姻殿堂。婚宴当天,王具珍以母亲的身份出现在嘉宾席。海拉提说:“我妈妈去世早,没有看到我结婚,但是我的汉族妈妈却给了我人间最美好的祝福!”

  小摇床借成“传家宝”

  进入新世纪,这张小摇床又在第三代人之间传递,播撒着团结友爱的种子。

  2010年底,海拉提的儿子叶德力·海拉提出生,摇床又回到了海拉提家里。

  “摇床的每一个接口处都没有松动,还是和我们小时候一模一样。”海拉提说。

  摇床在海拉提家用了近一年时间后,2012年,周海洋的儿子周富瑞出生,摇床又被周海洋借来给儿子使用。

  海拉提说起摇床很动情:“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是在这张摇床里长大的。现在,我的孩子还能用上摇床,这张摇床见证着我们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这之后的5年,海拉提一直没见过摇床。直到2017年4月6日,海拉提的女儿阿鲁瓦·海拉提出生,想起了儿时用过的摇床。经过多方打听,摇床在九间楼乡詹家村村民哨子堂家中找到了。

  就这样,成为村民心中“宝贝”的这张摇床,不知不觉间在九间楼乡邢家村、詹家村被转借使用40年后,又回到了海拉提家。令人惊奇的是,这张摇床几乎没有损坏,看来在这40年里,大家都精心地呵护着它。

  那么,有多少个孩子使用过摇床呢?

  2019年8月,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开始筹建。居来提从弟弟海拉提家找回小摇床,当做老物件送到农耕文化园。

  负责筹建工作的乡党委委员、宣传干事贾荣霞经过多方查询,从居来提的大哥算起,到他的小侄女阿鲁瓦,一共有30个人使用过这张摇床,其中汉族6人、哈萨克族15人、维吾尔族4人、回族5人。

  如今,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3岁。之前使用过这张摇床的人已无法统计了。

  九间楼乡党委书记郝帅说:“小摇床也成为展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全乡各族农牧民团结进步、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最好见证。”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