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果勒买里村:花开遍地吐芬芳

2021年01月20日 12:00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一湾碧水绕村庄,缓缓流向远方,岸边一排排民居古色古香,精美的图画跃然墙上,远远望去,既有塞外风光,又有江南景色。“果勒买里”维吾尔语意为“花开遍地”,驻村以来,自治区体育局驻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果勒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夯实基础聚民心,发展产业促增收,因地制宜美乡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赞誉。

  “连心桥”聚民心

  “家里有啥困难,只要和他们一说,很快就能得到回应,有他们在身边真好!”村民们提起工作队赞不绝口。

  情为民所系。工作队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开展“大走访”,搭建起干群“连心桥”。工作队员用“苞谷馕”式的语言,宣传解读政策法规,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对全村的大事小情了然于胸,汇总了上千条群众意见,梳理近百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队心里有本账,村民心里有着落。

  工作队以特殊群体的帮扶为重点,工作队员带头与“四老人员”、贫困家庭结对子交朋友,开展关心关爱工作。纳斯尔 · 纳孜木是一位78岁的老人,独居无人照顾。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考虑老人的安全方便,还为她更换了床、沙发桌椅等家具。只要工作队开饭,总要给老人送去一碗,老人激动的拉着第一书记的手说:“你们来了真是太好了,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谢谢你们!”

  工作队了解到村民吐尔洪 · 艾买尔家的红枣没人收,便组织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全体干部,帮助他在下雪前抢收了500多公斤红枣,挽回了近3000元的损失。吐尔洪激动地流着眼泪说:“要不是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今年我的红枣就算是白种了。”

  实事好事不胜枚举,工作队用一片片真情、一件件实事,温暖了果勒买里村村民的心,形成了“群众有所需、干部有所应、党员全参与、服务零距离”的生动局面。

  “聚宝盆”促增收

  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提升传统林果业,发展庭院经济和休闲娱乐业,让产业成为村民脱贫的“责任田”,致富的“聚宝盆”。

  果勒买里村有许多村民种植红枣,工作队因地制宜,打造了275亩的红枣示范园,从选苗、育种到销售,实现全产业链服务。为了提高红枣产量,工作队专门邀请林果业专家为村民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筹措资金购买农药化肥,引进无人机喷洒农药和叶面肥,实现了科学种植、产业化发展,红枣亩产量从原来的亩产60公斤提升到亩产300—500公斤,有效促进村民增收。为了打通销路,工作队多方联系收购商,保证村民的红枣收益。

  村民吾拉依木 · 艾力去年种植的红枣因亩产较少、收购价低,10余亩地只收了700多公斤红枣,卖了2000元钱,除去成本就没有挣到钱。今年他家红枣收入2万余元,正在收红枣的吾拉依木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现在我这地里的红枣树可都是‘金树’,我们跟着工作队又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果树种得好,家禽养殖也很好,这两年收益都很不错。”

  工作队乘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快车,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休闲娱乐业。目前果勒买里村已有5家公司落户,有正在开发的度假村、采摘园,还有体育公园、钓鱼基地、滑雪场、真人CS游乐场、卡丁车、水上碰碰船、淘气堡等项目,仅滑雪场一项就解决本村村民14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200元。

  “大扫除”美乡村

  果勒买里村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入“旅游+”元素,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工作队倡导新农村整齐、干净、文明的新生活,在全村安放200余个垃圾桶、垃圾船,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环境扩散。在安居富民房外墙绘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润物细无声,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面子”环境改善了,“里子”更要好。工作队逐户为村民合理规划庭院,实现“三区分离”,安装独立水冲式卫生间。村民肉孜 · 阿吾提开心地说:“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村里环境干净整洁了,家里也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果勒买里村北临喀什河,本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因无人打理,污染较严重。工作队从清运垃圾入手,狠抓喀什河污染治理,变废为宝,曾经堆积在果勒买里村北面喀什河岸如小山般的生活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颜值”的小桥、流水、人家。废立同步,工作队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依河打造集“文体活动和亲子活动”为一体的5000余平方米滨河体育公园,建设村民健身广场、休闲娱乐广场、让村民们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健身、休闲、夜市、钓鱼、卡丁车等娱乐项目。村民阿提古丽 · 艾力说:“村里有了游乐场,孩子别提有多开心了,每天放学都要来这里玩,孩子开心我们也开心。”

  现如今,精美的文化院墙,合理的休闲区域,清澈的小河渠道,独特的建筑风格,一个奋进的南疆文明新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绽放着幸福之花。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