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网民 传递正能量】从养殖区到4A级景区,新疆博湖展现“订制式发展链”

2020年10月12日 17:37   来源:天山网

昔日的甲鱼养殖基地如今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综合度假区和景区

  “甲鱼如果年龄超过50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就被称为‘鼋’,有‘吉祥、智慧、长寿’的美好喻意,成为‘瑞兽’……”9月20日,“印象·西海”农家乐度假村的总经理杜强手里拿着一只自己养了13年的甲鱼,介绍起了中国的“鼋文化”。

  8年前,他在紧邻着开都河的查干诺尔乡敦达布呼村引进冷水甲鱼养殖项目,他说当时自己也不知道,这种主要生活在南方的动物能否在博湖引进成功。

  今天,这个养殖项目不但在博湖县成功落地,而且依托养殖项目,这里还发展出了特色餐饮、旅游接待、养生度假、人文观光等多个项目。在搭上了博湖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新项目的“顺风车”之后,杜强的这个度假区即将成为博湖县新开发的4A级景区中核心景观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条“定制式发展链”取得这样的成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拼得起,守得住 “通天河神”终落户

预计到明年春天,仅冷水甲鱼养殖一项,就可以给杜强带来超过600万元的收益。

杜强养殖的甲鱼因成长周期长、品质好,如今已远销全国多个省市

  2012年,杜强经过深思熟虑,在新疆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敦达布呼村引进了“三和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甲鱼养殖项目”。当时,由于对甲鱼是否能适应博湖的养殖环境还没有一个确定的依据,这个项目有着较大的风险。但是杜强介绍说,甲鱼的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在全国不少地方,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甲鱼养殖都曾取得过成功,为了提升博湖水产养殖的品质,同时进行养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创新,这个项目是值得一试的。

  杜强36岁,今年是他的“本命年”,他说,这一年,也成了他事业“开花结果”的年份。

  2007年大学毕业,他考入博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为一名在职干部。在博湖工作了几年,他发现博湖县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特别适合发展特色养殖。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开始去研究一些养殖项目,最终,他决定辞职试养甲鱼。

  “我们的单位离开都河很近,我听了很多关于开都河的传说,其中西游记的故事是最吸引我的,开都河,就是西游记传说中的‘通天河’,而这条河在西游记故事里,是有一位河神的,是一只修行千年的老鼋,也就是幻化成神的甲鱼,但开都的原始生态里并没有甲鱼,我为什么不把这位‘河神’请到开都河边上呢?”杜强说,最初,这仅仅是个浪漫的幻想,但经过多方咨询论证,证明他的想法有可行性,所以他下定了决心。

  当时,杜强辞职要去养甲鱼的事很快传开了,家人都劝阻他,因为这个项目风险太大,而他还丝毫没有水产养殖的经验。

  但是,当时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心莹却鼓励他说:“甲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值得一试,如果引进这个项目,你还可以申请博湖县在政策上的扶持。”

  杜强下定了决心,开始选址、申请项目资金、引进甲鱼苗、购买所需设备、修建基础设施,2012年,第一批甲鱼苗来到了博湖县。

  但是,一个月过去,第一批引进的三万只甲鱼苗,死了三分之一。“那时候,我差点没挺住,要放弃了。但工作队又给了信心。”杜强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开始去湖南、湖北、浙江等地观摩、学习、取经;并邀请县畜牧局的技术人员专门对其提供技术指导,介绍养殖经验。

  “我发现博湖的水质资源特别好,土壤也几乎没有污染,同时这里还有非常好的政策扶持,博湖县的领导愿意让我用几年的时间去试验,并不急于要效益。这让我能沉下心来专门研究高端养殖创新。从2012年到2017年经过5年一个周期试养,不断的培育、养殖,我基本上掌握了甲鱼在博湖县的养殖方法,有了养殖技术的支撑后便开始进入了自繁自养阶段。在2017年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种群繁育,成活率达到了96%。目前甲鱼养殖数量达到了12万只。从2018年开始,我们的甲鱼已销往浙江、湖南、湖北、上海、北京等地,甲鱼的肉质、口感及营养价值都得到了业内的认可。这让我们的团队坚定了进一步扩大的决心。”杜强说,今年年末,我们计划每年至少保证3万只甲鱼上市,到明年春天,预计全年销售额可以达到600万元。

  但这还远远不是杜强自己的目标,当然,博湖县对于这里的规划也不仅仅是一个养殖区。由于紧邻县城和开都河,在杜强成功引进“冷水甲鱼养殖项目”之后,县里已经开始规划养殖区如果与开都河的旅游景观带对接,形成新的西游文化景点的思路,这个思路与杜强的企业发展规划一拍即合。

  “‘鼋文化’正是开都河西游文化的核心部分,我觉得自己的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杜强说。 

  新规划,新业态 “西游园区”渐成形

早在本世纪初的10年里,博湖县就已经开始布局旅游与西游文化的对接项目

  本世纪初的10年里,博湖县就已经开始布局旅游与西游文化对接的项目,博湖县在开都河沿岸制作了一组唐僧师徒四人的汉白玉雕塑景观,这组景观非常奇特,虽然是在开都河岸边,但是在某个角度上看,四人却是正在渡河。而这组景观雕塑恰恰与杜强的养殖场离得非常近。“选址的时候,因为开都河景观带的建设还没有完成,我并没有考虑这一点,但现在,好像一切都是那样的契合,我把‘河神所住的池塘’建在了师徒四人的身边,这真是一个很奇妙的巧合。”杜强说,这更坚定了他建立起一个以“鼋文化”作为核心的度假区。

用自养的“走滩鸡”和自家种的荷叶,杜强开发出的药膳“荷叶鸡”

杜强2019年建起的特色餐饮区“印象·西海”餐馆

杜强用养殖鱼塘改建的荷塘

杜强在2019年建起的特色民宿蒙古包体验项目

  2019年,杜强开始把两个原来的养殖鱼塘建成了更有观赏性的“荷塘”,同时在养殖区内发展起了观赏花卉区、有机蔬菜区、畜禽养殖区、民宿区和餐饮区,并开始开发各种“有机药膳”。

  “‘鼋文化’的核心是平安吉祥、智慧长寿,从前很多南方的富贵之家会在自家院子的天井里放一口大水缸,里而养一只鼋,有时候,这只鼋可以陪伴这个家族长达百余年。他们认为,鼋可以给家族带来长久的吉祥安宁,会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健康长寿。所以,我们这个度假区也希望把这种传统文化建立起来,建立起‘颐养、宁神’的养生理念,我们这个养殖区,也已经拥有了13岁的甲鱼,我希望自己也能把‘化鳖成鼋’的精神坚守下去,努力让开都河边上真正培养出自己独特的‘鼋文化’。”杜强一直在努力学习着关于“鼋”的知识,他希望自己能从简单的农家乐和民宿的项目中跳出来,与西游文化更紧密地契合在一起。

  2019年末,博湖县开始着手筹划启动在开都河景观带沿线建立一个4A级景区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部分恰恰包含西游文化,西游记组雕与杜强的度假区被组合在了一起,将成为一个主题景观区。杜强的梦想进一步落在了实地上。

  从“鼋文化”到“龙生九子” 主题景观的“博湖底气”

故宫的这只巨大赑屃的图片一直保存在杜强的手机里。

杜强已养到13岁的甲鱼,他希望自己的能养成功一只“鼋”。

  赑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龙之九子中的第六子,喜欢负重。赑屃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赑屃的原型是千年的鳖,也就是鼋。在传统文化当中,它象征着“负重、坚忍、顽强、智慧、吉祥、长寿”,通天河为“西海之源”,“龙生西海”这样的西游故事更让开都河有了开发自己的“鼋文化”的底气。这也让杜强坚定了进一步规划“鼋文化”主题景观区的信心。

  “玉雕的赑屃在传说中可以袪病除灾延寿,这与我们将西游文化与养生主题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形成贯通的文化底蕴。所以,未来几年,我为度假村规划了‘河神殿’养生馆和鼋文化民俗体验馆两个项目,养生馆不但可以提供我们自产作物调制的药膳,而且还可以提供荷花养生浴、百花香熏、富硒有机果饮、荷香冥想阁等一系列更高端、更贴合鼋文化的项目,力求让这个原来的水产养殖场变成品质更完善、产业链更加系统化的度假景观区。”杜强说。

  目前杜强的度假区已经拥有了自养和自种的甲鱼、黑鱼、走滩鸡、有机水果和蔬菜,以及荷花系列的产品,这些都为杜强未来发展养生产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据了解,博湖县本次规划建设的4A级景区涵盖了查干诺尔乡敦达布呼村、博湖县城的开都河宝浪屿以及才坎诺尔乡,与大河口景区连接,形成一个连片景区群,这种规划使得博湖县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的意图更加鲜明。

  这样的规划,也给了杜强以及其他的一些形成项目规划的养殖户和农户足够的发展空间,可以形成自身特色化的文旅/农旅产业链。

  “对于明天的发展,我始终满怀希望,虽然过程里总会有艰辛和挫折,但总有人努力将我扶起,送我再次走上征程,我要去努力学习赑屃的美好品质,坚忍善思,负重前行。”杜强说。

  (稿件来源:新疆网 2020年9月22日)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