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网民 传递正能量】乌尔禾的巨变:从“破旧小村子”到“现代化新城”

2020年10月12日 10:54   来源:天山网

  “天啊!这还是我认识的乌尔禾吗?”

  今年中秋节期间,奎屯市民张虹鸽自驾游来到乌尔禾区逛了逛,眼前的景象让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树木,争奇斗艳的鲜花,曲径通幽的公园,如诗如画的乡村……

一幢幢崭新的凉亭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

  张虹鸽上一次来乌尔禾区还是4年前。在她的记忆中,那时的乌尔禾区“跟个小乡镇差不多”。

  “实在没想到,就这几年时间,乌尔禾区就跟换了天地一样。”张虹鸽说。

  近年来,乌尔禾区委、区政府以建设安康富美乌尔禾为目标,以前所未有的举措,大刀阔斧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使一个落后的脏乱差城区,蝶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以崭新的姿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乌尔禾这几年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不但乌尔禾区的党员干部这样说,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这样认为。

  居民搬进新房子

  走在乌尔禾城区,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城区内既看不到危旧房屋、棚户区,也看不到破旧的厂房、院子等,似乎是一座刚刚建成的新城。

  的确,这样的景象,大多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73岁的龙翔小区居民易淑华,过去五十多年来一直居住在白杨河边的河岸村。村里的住房多是上世纪70年代盖的土平房,整个村子仅仅通了电,既没有道路硬化,也没有绿化,还没有下水道,垃圾丛生,污水横流。

  孩子们早早就搬到市中心城区工作、生活,前些年老伴去世,易淑华就一直独居在此。从此,下雨成了她和孩子们最担忧的事情。

  “房子一边都快塌了,一下雨孩子们就担心得不行,怕房子哪天真塌了砸着我。”说起这些,易淑华唏嘘不已。

夜幕降临,玉龙广场上霓虹灯闪烁,为乌尔禾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止河岸村,那时的乌尔禾城区大片的土地被棚户区、危旧房、老旧厂房、院落等占据,还有人在此回收垃圾、养羊、养鸡、养鱼……

  城区内荒草丛生的盐碱地、裸露的沙土地也不少,每当刮大风,满城沙尘。

  这种状况让易淑华等众多居民感到生活不便的同时,也让她“很没面子”。尤其是孩子们说想带朋友去看她时,每一次都会被她果断制止:“不行不行,这个地方乱糟糟的,来了连门也进不来,太不好意思了。”

  易淑华“做梦都想早点拆迁,搬离这个地方”,这也是乌尔禾区很多居民的愿望。

  2016年,易淑华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当年9月4日,乌尔禾区召开棚户区改造及拆迁工作部署会议。此前,整个城区拆迁任务仅完成了16户,还剩下104户,涉及五万多平方米的拆迁体量。

  2016年11月18日,乌尔禾区棚户区改造方案出台,区委、区政府抽调各部门中坚力量组成拆迁指挥部。23名拆迁指挥部的成员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想拆迁户所想、急拆迁户所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让大家感动不已。

  靠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劲头,乌尔禾区以文明和谐的方式,实现了拆迁工作的迅速推进——

  2017年5月28日,217国道沿线拆迁任务完成;8月12日,拆迁难度最大的河岸村最后一座小土屋被推平;8月29日,拆迁工作全部结束。

  2017年,乌尔禾区拆除改造棚户区5.2万平方米,拆迁危旧无主房121户。此外,乌尔禾区还陆续收回了3处4000亩国有土地。

  几年下来,乌尔禾区共收回可利用国土面积7000亩,为城区接下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拆迁区的居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他们搬进了梦寐以求的现代化居民小区,拥有了干净整洁的厨房、卧室、卫生间,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

  “我家房子八十多平米,现在孩子们回来也有地方住了。”易淑华笑着说。

  交通出行大变样

  除了对居住环境不满意,易淑华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城里的道路让她有些不痛快。路面坑坑洼洼的,不好走,而且人和车走在一条道上,身边的汽车经常飞驰而过,让她时常感到不安。

  对交通状况更不满意的是李学勤,今年65岁的他过去也住在河岸村,现在和易淑华是龙翔小区的邻居。

  与很多人是后来搬到乌尔禾区不同,李学勤是土生土长的乌尔禾人,这里的角角落落没有他不熟悉的。

  当了很多年司机的李学勤,对乌尔禾区过去的交通一直耿耿于怀。

  2017年以前,乌尔禾城区除了柳树街和龙翔路,其他地方的路况大都不好,路面不平、尘土飞扬。更糟糕的是,城区所有道路既没有划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也没有设置红绿灯、指示牌,斑马线更不用提。

  “甚至连217国道上的十字路口都没有红绿灯,司机们谁想早点过去,就得看谁反应快、谁胆大,很危险。”李学勤说。

  从乌尔禾城区通往世界魔鬼城景区的通达道路,作为进出乌尔禾区的“门脸”,在2017年以前也让乌尔禾人感觉“脸上无光”。多少年来,这条弯弯曲曲的道路一直是从一片农田里穿过去,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乌尔禾镇两个村的主干道都已修通,但是很多通往村民门前的路却没有修。18条断头路也没有打通,给百姓的出行造成了很大不便。

  从乌尔禾城区通往白杨河大峡谷二十多公里的道路,李学勤曾开车走过无数遍。凸凹不平、犹如搓板的戈壁土路让他感觉开车跟骑自行车差不多,慢吞吞得快不起来。

  这一切从2016年底开始迅速变化,以至于李学勤、易淑华等乌尔禾居民都觉得太突然了。

  2016年底,乌尔禾区启动城区内道路修建项目,开建了包括乌尔禾镇到白杨河大峡谷的道路、世界魔鬼城5A级景区通达公路、环镇公路以及18条“断头路”的改造等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

  2017年,大规模的修复、新建后,一条条曾坑洼不平的城乡道路变得宽阔平坦,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乌尔禾镇也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户户通硬化路”的目标。

  长期得不到重视的交通设施、标识和管理水平也在同步升级。这些道路上既有人行道也有机动车道,还设置了红绿灯、限速标识、警示标识等齐全的交通指示标识。

  2017年10月1日,全长12.18公里、总投资2.1亿元的通达公路通车。同日,全长20.526公里的乌尔禾至大峡谷村公路、7.8公里的乌尔禾镇环镇公路也同时建成通车。

  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向远方不断延伸,乌尔禾区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终于像城市道路的样子了,以后到哪里都方便了,真好。”李学勤看着眼前的道路忍不住感叹。

  城区旧貌换新颜

  棚户区、危旧房屋、破旧厂房等在中心城区很快消失了,然后就像变魔术一样,这些废墟上新的设施,又以让人想象不到的速度拔地而起。

  在乌尔禾区委、区政府的快速推动下,这些区域有的变成了公园,有的变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的变成了医院,有的变成了学校、幼儿园,有的变成了居民小区,有的变成了星级酒店,有的变成了商业设施,有的变成了向阳花海……

  在城区不断变大、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乌尔禾区的环境也在变美。

  楼宇建到哪儿、道路修到哪儿,绿化就覆盖到哪儿。中心城区15条主次干道旁,居民小区里、公共设施旁,新出现的花丛带、灌木带、乔木带等错落有致,形成了让人赏心悦目的多层次立体园林景观。

  现在,走在乌尔禾区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果树林木,还有五颜六色肆意开放的鲜花。

  连接城区和乌尔禾镇两公里多的道路旁,原来遇大风容易折断、春季柳絮飞扬的新疆杨,因为影响交通安全和行人健康,也全部进行了更换,为乌尔禾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城区在变美,乡村也在变美。

  查干草村和哈克村村民家门口的支路上,原来光秃秃的地方都种上了苹果、海棠等树木,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满枝头,美丽乡村让人流连忘返。

  仅2018至2019年,乌尔禾城区就新增绿化面积3700亩。

  变化的还有卫生情况。

  “过去路上不太干净,打扫得不太及时,灰尘和垃圾比较多。乌尔禾镇的村里也是,村民们卫生意识不强,也没有专门收集垃圾的设施,垃圾随意倾倒,卫生情况很差。”经常往返于城区和乌尔禾镇的李学勤说。

  2017年,乌尔禾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和世界魔鬼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成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指挥部,加大城市环境、市容市貌的管理和治理能力。

  在环境卫生方面,乌尔禾区在城区道路和居民小区推行社会化服务,各条街道全天候都有保洁员清扫。城区还划分为31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员负责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乌尔禾区委、区政府还在乌尔禾镇两个村统一设置了垃圾收集站,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清运、区回收的垃圾清理体制。通过不断宣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大都能按规定投放垃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搞好环境绿化美化的同时,乌尔禾区还很重视城乡的亮化工作。

  “过去就柳树街和龙翔路上有路灯,乌尔禾镇两个村只有太阳能灯,夏天还好,一到冬天,晚上黑黢黢的,老百姓都不敢出门,早晚接送孩子也不放心,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个手电筒。”李学勤说。

  2017年,乌尔禾区更换了全区所有有问题的路灯,并在没有路灯的区域新装了路灯,从此,这里的老百姓告别了晚上很少出门的历史。

  环境的持续变好,不但让乌尔禾区的居民非常满意,就连附近兵团的居民也成群结队前来纳凉、游玩。

  前几天,易淑华在公园里还遇到几位开着房车到乌尔禾旅游的东北游客。“他们来了好几天,跟我说这里真是太好了,就连厕所都比家里干净,说以后还要来玩。”易淑华说。

  最让易淑华高兴的是,她再也不怕孩子们带朋友来看她了。“他们来了,我还带他们到处逛逛,也有面子了。”说着,易淑华笑了,满脸的骄傲。

       (原载于克拉玛依日报 2019年10月4日08版 作者:克拉玛依日报记者高宇飞)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