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网民 传递正能量】剪纸里的脱贫故事

2020年09月25日 16:43   来源:天山网

  1.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牙吾龙村村民张新苏的家门口有棵杏树,那是那年妻子牛桂玲出车祸病愈出院后,他和女儿一起种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种下杏树时,他把这句没有说出的话也深深地埋了进去。

  2.2016年的春天,从市区回来的路上,妻子搭乘的小车在一个转弯路口翻在路基下,她的头颅重重碰在地面上,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0多天,人终于被抢救过来了,但一家的生活也随之转了一个弯。

  3.人生这一个坎,让张新苏成了牙吾龙村唯一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强的他,一下觉得抬不起头来。

  4.妻子从医院回家了,孩子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她考到山东一所学校,张新苏却连孩子的路费都拿不出来。眼看快开学了,孩子站在门外哭,妻子躺在床上哭,张新苏躲在空荡荡的牛圈里哭,一个男人,把日子过成了这个样子,张新苏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5.就在那天,有人敲开了他家的房门,陶家宫镇牙吾龙村的党支部书记和兵团十三师驻牙吾龙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代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拿过来2000元钱,说是先给孩子用。“学习的事耽误不起,我们已经帮助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老张,你脑子活,只要好好干,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们会尽全力帮你,放手干吧。”

  6.开春的时候,驻村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讲课,鼓励大家种植桃树,张新苏是人群里听的最认真的一个。他划出一亩二分地,在专家的指导下种下桃苗。种植期间,工作队又邀请种植专家进行跟踪服务,老张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照顾那些桃苗。

  7.三年后,张新苏桃园里的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桃子成熟后,驻村工作队早早联系了伊州区大泉湾乡的“电商达人”权龙来果园里查看。张新苏的桃树苗是从哈密回王府后花园移植过来的,经过嫁接改良后,结的果实水分足、“离核”、“桃子味”醇厚,远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权龙认定这桃子肯定有销路,他给张新苏的桃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回王蜜桃”,做了精美的包装盒,按照2公斤的分量装好后发往北京、上海等地。

  8.2公斤一箱,每箱128元,这价格让张新苏自己都觉得不敢想象。但供不应求的现实让张新苏不得不信,好品质的东西不用发愁,市场认。那一年,一亩二分地的桃树为他带来2万多元的纯收入。张新苏第一次认识到,钱原来还可以这样挣——不用拉运,不用吆喝,不用讨价还价,不用看着太阳下晒蔫的果实暗自心疼。桃园里的桃子刚从树上摘下,就能带着清香被托运上飞机去到那些他自己都从未去过的地方。

  9.第二年,张新苏又将3亩葡萄地改种成“回王蜜桃”。2019年,他家的纯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这个数字是张新苏之前从未曾想到过的。那一年,他被陶家宫镇党委政府授予“自强脱贫户”的称号,还被伊州区党委、政府评为“脱贫致富先进个人”。曾经,村里唯一的建档立卡贫苦户的帽子压得他心里沉甸甸的,现在,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一度沧桑的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10.张新苏赚钱了,村里那些一直犹豫着的乡亲们也动心了,村里种植桃树的人家越来越多,从七八十亩扩展到了现在的二百多亩。张新苏变得更忙了,不仅在自己的桃园里忙,还去给村里需要帮助的人家做指导,在种植桃树方面,他已经是村里的专家。“我跌倒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的大手把我拉了起来。感党恩,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我自己能干点啥就干点啥。在我心里,能帮帮别人,也是给党和政府分忧吧。”

  11.牙吾龙村的“回王蜜桃”成了村里的招牌。到了桃子成熟期的时候,很多人慕名而来,品尝、采摘、购买,整个村子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张新苏站在村口,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欣喜道:“来我们村的人,桃子尽管吃,管够。”生活好了,张新苏愿意把这份质朴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12.又是一年春风拂绿,张新苏每天最喜欢的事情,还是去桃园里转转,按照农业专家的讲的方法,剪去那些多余的和变粗老化的枝丫,让新生的枝丫积蓄能量和养分,结出更甜蜜的果实。

  作者:田蓉红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