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网民 传递正能量】天地宽,山水远,以奋斗之我,回答青春之问

2020年09月18日 15:52   来源:天山网

富蕴县委宣传部驻库尔特乡达拉阿吾孜村“访惠聚”工作队赵雪月

  那是金色的午后,在大片的玉米地里,我们拉着手唱啊,跳啊来庆祝大丰收的喜悦,玲珑剔透的玉米粒如同农户们洒落的汗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充实了我的人生,这些质朴的人们,催我成长、激我奋进。我感受着清风佛面的惬意,用赤忱的心让丰饶的土地结出希望的果实,用一段无悔的光阴勾勒出最纯真,最难忘、最无悔的青春岁月。

  2016年6月,我大学毕业,2017年的大年初二,我踏上了驻村之旅。刚开始的驻村生活不习惯,让我有过迷茫和踟蹰。是他们,出现在我人生的转角处,带着不动声色的力量,悄无声息让我干涸的心逐渐丰盈起来,不畏离家之苦,不惧驻村之难。他们打开了我的心,让我想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感知,去拥抱,去改变。

  残疾女孩翁哈尔古丽在昏暗灯光下学习;巴合提大妈静脉曲张,双腿乌黑肿胀,为了孩子们去更好的城市读大学,她一针一线缝制手工艺品,卖出了好价钱,可以填补孩子的生活费。这些普通的事情并不平凡,在我心中激荡起片片涟漪。我问起自己,不缺吃穿,四肢健康,有什么可消极懈怠,凭什么不去为村民做些什么?那一刻,我知道,这片土地更需要爱。

  烈日下,我们为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打苜蓿草,一茬又一茬,汗渍黏裹草渣,掉在脖子里痒疼难忍,村民用毛巾给我拍打衣服里的草渣,那关怀的神情胜过千言万语。

  在边境牧区,大石块堵死了牛羊的必经之路,我和牧民们一同抢修牧道,妇女同志们带来酥脆的波尔撒克,疲劳之感伴着飘香的奶茶烟消云散。

  在重症病房里,我们将各方筹集的爱心善款,交给突发脑溢血的萨恒汗家人手中,他用颤抖的双臂把我们环抱在怀里,我们一同看到了生的希望……

  村里的阿姨也愿意和我这个工作队的姑娘聊聊低保、谈谈建议。我知道我不再只是学汉语言文学的本科生,不再只是会干业务的公务员,我还可以深入很多领域,写作、记录、拍照、调解、演讲……在基层的经历这一切,我看到了自己的可塑性,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看到了锐变与成长,从初出茅庐懵懂的年轻干部,成为黄土地的“女儿”,我将青春的价值放在了最需要的地方,让她与我热爱的土地同呼吸,一腔无邪,无问东西。

  驻村1年,惠民生,建项目,抚民众情肠;驻村1年,铺管线,促节水,利灌溉,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驻村1年,建广场,抓绿化,村庄旧貌换新颜……

  2018年,我选择继续留了下来,只因在这里我遇到了不同的自己,找到了完整的自己;只因在这里,我学会了与群众风雨同行,并成为了互相不可分割的情感脉络;只因在这里,有根有情还有梦。

  这些闪闪发光的日子给我们年轻一代注入前行的勇气和向上的力量,让我能在阳光里穿行,在泥泞里跋涉,在梦想里呼唤:路再远!尽头却是群众的家;路再难!抵不过群众会心的笑。

  巍峨的天山山脉下,我只是“访惠聚”驻村大军中的一份子,还有很多人如同我一样,离开家人和故乡,把他乡当故乡,将群众当家人。这些千千万万的驻村干部们,在访民情、问疾苦、解民忧、诉衷肠的日日夜夜里,深一脚,浅一脚,留下最坚实的足音。在数以万计的村落中,用燃烧的激情、满腔的热血,铺就一幅幅新时代的儿女与农牧民群众共同逐梦的美丽画卷。(作者:赵雪月)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