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网民 传递正能量】硕果累累满枝头 拓宽农民致富路

——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二

2020年07月14日 18:03   来源:天山网

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冰雪蜜脆园果业有限公司林果业基地。 记者 段小毛 摄

走进温宿县果园,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苍翠的绿色和丰硕的果实,“塞外江南”名副其实! 记者 杨硕 摄

  盛夏的阿克苏,微风婆娑,绿意葱茏,漫步各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飘香的果园。果园内,苹果、红枣、香梨等特色林果挂满枝头,预示着阿克苏今秋又将迎来一个林果丰收年。

  党的十九大以来,地委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为脉、以林为基、以绿为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探索出一条经济生态并重、以林养林、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既绿化了荒漠又富了农民,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地区已建成以苹果、核桃、红枣、香梨为主的特色林果种植基地,面积达450万亩,果品总产值141亿元,林果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6224元的31%,林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荒漠上崛起绿洲果园

  天山脚下,果园连成一片,散发出阵阵果香味。7月4日一大早,在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的一苹果园中,35岁的果农刘其海和妻子一起到果园忙着给果树施肥,看着一个个拳头般大小的苹果长势正旺,刘其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现在正是果树管理关键期,及时足量地给果园灌水和施肥,今年增产就不成问题。”刘其海告诉笔者,去年他家的40亩果园喜获丰收,仅纯收入超过20万元,他今年的计划就是对果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力争收入超过去年,然后再在县城买一套楼房。

  从昔日的戈壁荒滩到今日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多年来在果园的辛勤劳作见到了成效,刘其海感慨万千。不光是刘其海,许许多多受益于林果业发展的阿克苏人都感同身受,地区以林果业为发端的生态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乃至参与其中的各类建设主体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从此与林果业发展结下不解之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地区大力推进生态造林建设工程,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因地制宜,整合林业、草原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措施,已建成以苹果、薄皮核桃、红枣、香梨为主的特色林果果品主产区。

  来自地区林业和草原局的统计,目前,地区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450万亩,其中,苹果33万亩、核桃212万亩、红枣面积130万亩、香梨17余万亩,还有一定数量的杏子、葡萄等其他小宗林果,特色林果的种植使戈壁荒原变成了硕果累累的绿洲果园。

  在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亚阔坦村,村民艾克帕尔 · 帕塔在自家的屋后栽种了5亩核桃,如今4年过去了,核桃已长大并挂果,在起到防风固沙的同时,也给他带来的一定的经济收入。艾克帕尔 · 帕塔高兴地说:“现在农村的环境是一天比一天好,我们靠种植林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荒漠变林海,瓜果变收入,阿克苏逐步实现种绿、种富、再到种美的转变,地区已走出了一条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奋力书写了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篇章、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阿克苏答卷”。

  林果业托起致富梦

  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再加上阿克苏人的勤奋努力,造就了无与伦比的果品品质,随着地区特色果品知名度的提高,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如今的林果已成农民的“增收果”“致富果”。

  眼下正是核桃的膨大期,也是核桃管理的关键期,这几天,乌什县阿克托海乡亚古孜铁热克村农民赛非丁 · 亚森一刻都没闲着。悬挂黄板、复播油菜绿肥都成了他当务之急要干的活。烈日当空,炙热难耐,但丝毫不减赛非丁 · 亚森的干劲儿。

  赛非丁 · 亚森曾是一名贫困户,得益于核桃种植,他在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说起脱贫经历,赛非丁 · 亚森说,是种植特色林果帮他实现了致富梦想。

  6年前,看到村里人种植核桃等林果增收致富后,赛非丁 · 亚森也种植了4.5亩核桃,经过科学细心管理,2年前他家的核桃开始挂果有了收获,这让他增收信心十足。去年,他家的核桃又一次喜获丰收,亩产近200公斤干核桃,仅种植核桃一项去年增收1.5万元,顺利脱贫。

  “种树有补贴,技术上有指导,销售上帮我们想办法。”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奥依买里村,阿不力克木 · 萨塔尔也依靠种植的10亩苹果摆脱了贫困,年收入6万余元的他每每说起脱贫经历,都要感谢党对林果业的扶持政策。

  果品产量达244万吨,产值逾141亿元,从2000年林果人均增收不足百元到2019年的人均增收5015元。这些数字表明,如今林果业成为地区名副其实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引擎”。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地区是以林果提质增效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示范基地建设、林果科技进万家活动、鼓励引导农民沤制农家肥,以及开展科学田管和病虫害防治等举措,再次夯实林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

  融合发展促林果产业再升级

  从出售整箱整箱的苹果、红枣及香梨裸果,再到如今出售以特色林果为原料的各种深加工产品,地区积极构建集种植、采收、仓储、冷链运输、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林果产业新格局,不仅促进一二三产全面融合发展,还使林果产业实现了升级。

  7月3日,在阿克苏市东工业园区的天一果品加工厂,记者看到一箱箱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正准备装车发往内地,而在加工厂车间内,十余名工人正忙着对苹果进行分拣。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冰糖心苹果“沉睡”了约半年之久后被销售到市场上。每公斤8元的价格让苹果价陡增,让果农实现了增收。

  “这些苹果将发往浙江嘉兴,也是我保鲜库中剩余的最后一批苹果了。”该加工厂负责人贾卫军告诉笔者,他建起了储备能力达5000吨的保鲜库,可以实现对阿克苏苹果的反季节销售,提升阿克苏苹果价格。

  为做大做强地区的特色林果业,地区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拉长林果产业链,增加果品附加值,促进果农增收。

  在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笔者看到,该企业以地区特色林果为原料,精深加工出天山梨宝膏、糖果等上百种产品,产品不仅在阿克苏本地各大商超有售,还远销到浙江、四川等内地省市。

  同样,在乌什县的阿克苏金勺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

  该企业年加工核桃1万吨,不仅帮助农民解决了核桃销售价格低的问题,还解决当地60多人就业问题,加快了乌什县的脱贫步伐。

  林果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电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互联网+电商+农户”的销售模式。据统计,目前,地区范围内活跃电商3000余家,年网络销售额逾8.2亿元。

  良好生态“催热”生态旅游

  绿树成荫,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在树影中若隐若现。漫步在阿克苏市柯柯牙大道上,茫茫林海中的一个个农家乐深深吸引着每一名游客。

  7月4日,在阿克苏市红旗坡片区苹果园社区的齐鲁庄园,一大早就停满了各式的车辆,前来游玩的游人挤满了整个庄园。“自开了这家庄园后,每天前来游玩的游客上百人,我都没闲着。”说话间,齐鲁庄园负责人代长玲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齐鲁庄园,笔者看到,5座蒙古包及3个休闲凉亭分散在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中,游客举手可摘,长长的葡萄长廊挂满了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代长玲告诉笔者,她之所以在阿克苏开设农家乐,就是看到了阿克苏生态建设给当地各族群众带来的看得见的实惠。

  沙尘天气减少,年降雨量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催热”地区各地的旅游业,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以生态采摘、休闲观光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进入夏季后,温宿县佳乐农庄负责人甘永军也忙个不停。从早到晚,他的农庄都挤满了前来游玩的客人。自在果园中开办了这家农家乐后,让甘永军迅速富了起来,他不仅在城里买了楼房,还买了轿车。笔者在阿克苏市柯柯牙路看到,郁郁葱葱的林海中,40余家各类农家乐应运而生,带动周边数千人就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地区共有星级农家乐88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地区重点培育扶持旅游扶贫重点村18个、22个乡村成旅游和旅游扶贫示范点。2019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7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8亿元,2020年1至4月,乡村旅游共接游客2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23.45万元。

  如今,在地区范围内,以市场为依托、以乡村为基础、以景区为核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生态采摘园、休闲观光园、农家乐等催热了农业生态旅游,富了果农们的“钱袋子”。果园里的歌声嘹亮、笑声爽朗,各族群众在通往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溢满了“幸福果”的甜蜜味道。(作者:刘红文 封磊 徐龙)

  (2020年7月10日发布于阿克苏日报)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