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核心竞争力“基因密码”管窥

——“局外人”局内探析人民日报改版

2020年06月09日 16:38   来源:天山网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大报核心竞争力“基因密码”管窥

——“局外人”局内探析人民日报改版

参评项目

新闻论文

体裁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赵卫斌

编辑

陈利云

刊播单位

《新闻战线》杂志

刊播日期

2019年5月10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研究走廊”栏目

P100—P102

作品字数

(时长)

3116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作者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人民日报总编室研学期间,正逢该报进行全新改版,得以以“局外人”身份深入局内,深度了解第一党报改版过程中夜班编辑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部分解码其实现路径,为地方党报编辑践行“四力”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思考和借鉴。研学的半年多时间,作者对人民日报的编辑工作不断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和总结,这也使得对改版的研究建立在扎实浸入、反复思考的基础上,避免了一次研究的单薄。

文章刊发后,被人民网等全文转载,被中国知网等知名学术网站收录和引用。论文对人民日报改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和解码,为地方党报对标对表、提升编校质量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一是视角独特。以“局外人”身份部分参与改版,以“局内人”眼光全面理解改版内涵。二是创新表达。从“明码”着手,“解码”实现途径,挖掘出深层次“密码”,形式活泼、例证丰富、可读性强。三是观点新颖。提出“升级版”讲政治、“饱和式”强队伍等新鲜概念,进行多层次有力论证。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年6月4日

大报核心竞争力基因密码管窥

——“局外人局内探析人民日报改版

       人民日报始终高出一筹的明码易得、密码难解。局外之时,知其然;深入局内,努力知其所以然。透过改版几个月来,人民日报紧紧围绕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持续创新打造精品党报的具体实践,本文试图破译大报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基因密码”。

  受益于“西部之光”计划,笔者去年底来到人民日报总编室学习,正逢改版,得以作为一名“局外人”进入局内零距离观察。

  讲政治,“升级版”锤炼能力

  明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党报姓党,对党绝对忠诚。

  解码:对标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标准,如何不断实现讲政治能力“升级版”?

  讲政治,既要做好传承,守得好;还要以进取姿态“讲得好”,体现时代性。守正创新,关键在于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且看人民日报编辑如何做——

  锤炼扎实内功,提升政治能力。改版以来,人民日报编辑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深入研究、原原本本吃透精神上,摸清思想脉络、问题维度、解题思路等,形成较强的大局观和深刻的洞察力。以改版后首个策划、2019年新年贺词解读报道为例:编辑提前两周筹备,仅素材就整理出16个方面6000多字内容,经全版人员讨论、解析、分类、整合,提取国家的发展变化和人的奋斗进步两个着力点,化为“中国力度”“中国温度”等概念,与新闻报道同步推出,准确切合最新贺词精神。

  用好版面语言,强化核心意识。做精提要,是深受好评的改版特色之一。初衷是什么?重要时政报道篇幅长、内容深,把中心内容提炼出来,方便读者阅读和了解掌握,新思想才能传播得更广更远。方式是什么?全面准确归纳要点、提取重点、摘编金句,用红色黑体字在题下文前作出醒目提示,突出核心、强化核心。操作路径是什么?编辑提出初步方案,值班领导打磨修改,社领导拍板定夺,贯穿始终的是高超的政治把握能力,提要提得准、提得全、提得精。

  输出优质内容,提升传播效果。是否能将讲政治落到实处、把核心意识体现到版面上和稿件中,最终的衡量标准是报道效果——读者接不接受,群众满不满意。改版后的“重头戏”《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系列报道,把视野放在了最基层,深入乡村,用老乡牢记总书记嘱托的新作为和摘帽脱贫后的真情实感,生动展示“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大地的脉动,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一批走进基层、深入一线,聚焦总书记关心的人和事,采写方式方法和群众贴得很近的主旋律报道,以亲切面貌与读者见面。

  密码:人民日报报道站位高、立意远,是从下“苦功夫”、花“大气力”、想“深思维”、提“准判断”的扎实探索中来,最终化作“看准‘天气’、接牢‘地气’”的能力。

  拼创新,“最优解”创造精品

  明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代同进步。

  解码:满足新时代公众新需求,打造精品党报,是改版目标,创新则是实现目标的“最优解”。最优解,如何解?

  无论是内容上优化标题、讲好故事,还是形式上给人以美感,创新,贵在持续创新、持续引领。改版的过程也是增强创新底气、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可持续力的过程——

  好标题天天见。好标题常态化,是人民日报高出一筹的体现。报社好标题评选中的一等奖标题《香港圆了高铁梦(引)“动感号,好感动”(主)》,原主题为现引题,引题大意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原两行题都在报道事实本身,编辑删去引题提交主编;主编从文中精心挑选香港市民表达感受的原话做成主题,富有感情、语约义丰;《西藏米林:依托旅游资源促进脱贫致富》一文,领导审版时从中提炼出两个动词,将标题改为《米林县的“旅游饭”,端得稳吃得香》,顿时生动形象了。无论编辑、主编还是值班领导,做好标题的意识已经成为行动的自觉。为“题”消得人憔悴,是夜班的苦差,也是乐事和常事。

  兼具深度和温度。“讲好一个故事,聚焦一对人物,关注一个空间,做好蹲点观察。”这是《春节返乡看新风》栏目编辑约稿时提出的“约法三章”。改版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减少一般性工作报道,稿件增加思想性、故事性,多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总编室在策划指挥、选编用稿上,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并通过小组探讨、分别研究等方式,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引导记者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春节期间该栏目频出“网红”文。二版“政策解读·让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策划,提前两个月和人民网合作,征集地方民企发展问题,收到有效留言1500多条,为做好报道提供了丰富的典型案例素材库。

  做足可视性功课。视觉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具体到版面上,除用好导读、线条、色块、边框、底纹等常规元素外,还注意做好3个层面功课:报社层面,广开图片来源渠道。如整合人民视觉新闻图片收发平台,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进行战略合作等;夜班层面,提高选图用图标准,创新手段,让图片更具新闻价值、收藏价值。如在头版推出的高频次、长周期、大篇幅图片报道栏目——《礼赞70年》,将“散落的珍珠”串成璀璨“项链”,价值倍增;融层面,深入移植融媒体基因。二维码、H5、AR等,图表、图示、数据等,只要有助于融合,都积极尝试,成为创新表达、讲好故事的重要元素,让“纸”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密码:上有“号令既出”的气魄和明确目标,下有“三军齐动”的主动和高效执行。人民日报创新不是虚晃一枪的形式主义,而是真抓实干的努力实践和富有成效的知行合一,精品自然呼之欲出。

  强队伍,“饱和式”路径锻造

  明码:始终坚持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解码:“饱和式”实质是对专业化的追求,是极致化的表现,落脚点和切入点都是人。如何通过“饱和式”路径有力锻造更强大的队伍?

  《流浪地球》的热映,把“饱和式救援”一词带入大众视野。饱和式是全力以赴投入和达到最高限度。在人民日报,从人员的分工到任务的下达,再到流程的设计执行,都以饱和式形态运行,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作效益的极大提升——

  “饱和式”是锻造队伍的有效路径。以总编室为例,12块版80多名编辑,似乎是“顶配”,甚至显得有些奢侈。果真如此?事实上,由于总编室既是总装车间,也是大脑中枢;编辑既是严守底线的守门员,还是组织策划的中锋,有时甚至是教练员;白班夜班轮倒,持续推进工作,365天无休等等,这种配备并非最大化饱和。同时,对于个体而言,工作学习任务也是饱和式的:值守夜班把关、组织完成策划、系统理论学习、掌握新技术、及时总结梳理回顾工作成绩、提出可复制的方法进行推介交流……任务总量没有“天花板”,每个个体既要不停完成新任务,也要合理分配时间,在交流中共享进步,避免“忙得没有时间成长”。

  “饱和式”是基于极致追求的必须之举。将安全系数和完美系数从99%提升至99.99%,与从99.99%提升至100%,不能以线性思维计算投入,实际工作量以几何级甚至指数级增长,必须以“饱和式”流程和“饱和式”投入为保障。以夜班把关工作为例:白班编辑做策划、改稿件、选图片、沟通信息等,打好提前量;夜班编校程序繁而不乱,特别是对领导人讲话等重要引文逐字逐句反复核校、多次核校,3遍大样程序走完要经过20多人次编、校、审和彩样色彩校准等流程。“于无疑处存疑,于有疑处解疑”,编辑从语言、逻辑、尺度分寸等多个维度进行编辑修改,查证不轻信百度,必找原始出处,表述必跟最新提法,解疑必寻权威来源。在完成全部编校流程后,各版还有“最后5分钟”制度,重点排查人名、职务标题错别字等关键问题,努力将差错消灭在付印之前。值班主编和主任还要书写值班日志,以便今后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

  密码:在紧张有序、动态饱和的节奏中,会不断接受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策划、值守夜班也罢,充电、总结、提升也罢,以饱和式投入追求极致化呈现,促使团队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人民日报改版过程中,笔者管窥蠡测的这些核心竞争力“基因密码”,或可为新闻工作者历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供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思考和借鉴。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