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更美好

2020年06月09日 17:08   来源:天山网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明天更美好

参评项目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

体裁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隋云雁、谢慧变、李春霞

高娃、郑卓、李行

编辑

集体(石锋、江日辉、杜宗阳、李华、安红、钟秀玲、杨英春、方云静、张英)

刊播单位

新疆日报

刊播日期

2019122日至1230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要闻一版

作品字数

(时长)

第一篇2021字,第二篇1692

第三篇1808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新疆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对感染宗教极端思想、有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培训。西方反华势力却以此为攻击目标,污蔑教培中心为“集中营”。国内民众甚至一些新疆群众也对教培工作不甚了解,教培中心被蒙上了“神秘”色彩。

为了真实反映教培工作,记者用1年时间,长期近距离接触教培学员。记者走进教培中心教室、学员的家庭、工作场所,一对一与他们共同学习、工作、生活,从一言一行观察他们的内心变化,以一幅幅人生画卷展现了学员祛除极端思想后的真实状况,揭开了教培中心的“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教培中心。

揭批西方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抹黑,是我国对外舆论斗争的重要一部分。“明天更美好”系列报道篇篇稿件用真人、真事、真场景、真细节来讲述,让学员的转变故事极富感染力。每个人物,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可追溯,经得起回访。西方反华势力就此完全失去了以学员个体为由展开攻击的依据,系列报道也打消了国内民众的疑虑,为进一步依法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凝聚了共识和力量,还赢得了国际社会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及经验的充分认可。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一、主题独特。与评论的“硬碰硬”不同,这组报道“以柔克刚”,从年头持续到年尾,娓娓道来,以涓涓细流的“滴灌”方式,在全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牢牢把握住了我国对外舆论斗争的主动权。

二、客观真实、鲜活生动、导向鲜明、可信度高。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64

  

《明天更美好》系列报道简介

  新疆是中国反恐、去极端化斗争的主战场。一段时期,新疆深受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之害,特别是南疆地区由于宗教极端主义渗透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毒害程度深,暴力恐怖案(事)件在一段时间多发频发,且涉案人员众多,影响群体庞大。面对严峻的反恐、去极端化形势,新疆既依法严厉打击少数严重暴力恐怖犯罪,又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感染宗教极端思想、有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员,依法设立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对学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

  随着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学员的法治意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普遍提升,宗教极端思想有效祛除,并掌握了一定技能。学员结业后通过就业创业有了稳定收入,并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追求现代文明生活风尚,过上了幸福生活,实现了人生价值。

  西方反华势力却以此为攻击目标,污蔑教培中心为“集中营”。国内民众甚至一些新疆群众也对教培工作不甚了解,教培中心被蒙上了“神秘”色彩。

  为了真实反映教培工作,记者用1年时间,长期近距离接触教培学员。记者走进教培中心教室、学员的家庭、工作场所,一对一与他们共同学习、工作、生活,探寻每位学员的成长轨迹,揭示学员受宗教极端思想毒害后的种种轻微违法行为和思想认识,他们在培训中心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收获,培训中心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以及学员结业后在当地政府和基层干部帮助下就业创业的历程,他们祛除极端思想后的思想变化,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参与。

  系列报道用一个个人生故事真实记录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给学员人生带来的深刻影响,对社会稳定大局和社会风气带来的积极作用。一幅幅人生画卷展现了学员祛除极端思想后的真实状况,每个人物、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可追溯,经得起回访。

  西方反华势力就此完全失去了以学员个体为由展开攻击的依据,系列报道也打消了国内民众的疑虑,为进一步依法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凝聚了共识和力量,还赢得了国际社会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及经验的充分认可。

  代表作:

  阿不都克力木的一天

  一只碗的故事

  开尤木的人生豁然开朗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