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增收有“良方” 脱贫“快步走”

——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大学、莎车县气象局驻莎车县阿扎特巴格镇塔尕尔其吾斯塘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06月16日 16:2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5月,草长莺飞,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扎特巴格镇塔尕尔其吾斯塘村精品果园内的果树正在茁壮成长,合作社的工人们一大早就在垒砖砌墙,到处一派繁忙的景象。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大学、莎车县气象局“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结合实际,紧盯贫困“病因”对症下药,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合作社集体发力、转移就业”等措施,用一个个“脱贫良方”带领村民打好脱贫攻坚战。

  化零为整提效益

  塔尕尔其吾斯塘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里长期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结构单一、收益低。

  工作队结合本村气候土壤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各类因素,多次与村“两委”实地调研商议,决定调整种植结构,确立以特色林果种植为主、发展传统农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

  为引领村民从传统种植向高效作物种植转型,避免新作物产量上不去、销售无门路等影响收益,工作队提前邀请自治区农科院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带领村民参加农业知识讲座。

  2019年4月,工作队和村“两委”集合农户手中分散土地统一管理,积极联系深圳方泰投资有限公司等社会帮扶力量投入资金打造1500亩精品果园,种植海棠树、新梅、杏李等树3000余棵,小金瓜3万余株,嫁接西梅300亩,受益村民244户,户均增收5000元。

  “根据村里农作物种植实际,小麦收获后,复播小米亩均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每亩可增收800元,工作队还联系新疆丰谷一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全村500亩小米全部实现订单种植,不用愁销路。”村党支部书记田太源说。

  转移就业稳增收

  塔尕尔其吾斯塘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工作队和村“两委”对富余劳动力家庭收入、学历、技能、就业意愿等进行摸底,建立“一人一档” 就业台账,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提升村民创业就业能力。

  针对想外出就业的青年群体,工作队开设农机具维修、电工、木工、装修工培训;对打算创业的村民,工作队组织开展烹饪、美容、美发等培训。

  “我参加了村里的电工技能培训,考取了电工证,工作队给我介绍了一份电工工作,去年我的收入有6万元,今后我一定要更努力的工作,争取在村里树立致富带头人的标杆。”村民阿布杜艾尼·阿布力米提高兴地说。

  为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工作队还筹资建设了英巴格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成商铺36间,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如今,英巴格创业就业基地的餐馆、五金店、美容美发店等各类商铺一应俱全,带动就业60余人。

  目前,全村转移就业268人,实现贫困户“一户一就业”甚至“一户多就业”目标。

  合作发展促脱贫

  今年,受疫情影响,建筑用工紧缺,工作队与村“两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成立了庭院经济建设合作社,通过入户走访,把有建筑技能的村民发动起来,组建了6支建筑队,主要承接县域内各乡镇村庭院整治、棚圈改造等工程。

  庭院经济建设合作社采取“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承接订单,分配给合作社再派遣建筑队出工,解决就业岗位37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

  “我在村里的‘庭院经济建设合作社’当泥瓦匠,一年挣了2万元,我已经不再是贫困户了。”村民热合曼·艾海提来到村委会,主动申请脱贫。

  工作队和村“两委”先后成立了庭院建设、畜牧、林果和农机服务等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合作社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目前,4个合作社共吸纳7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3000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下一步,我们将在转移就业上持续下功夫,切实为村民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村民稳步增收,用实际行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徐忠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