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 17:38 来源:天山网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同穿“一双鞋”的好兄弟》 |
参评项目 |
电视消息 |
|||
体裁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杜毅、丰志辉、黎子嘉、 萨拉姆·麦麦提、李琳 |
编辑 |
李梦桃、韩梅、王媛媛 |
|||
刊播单位 |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台 |
刊播日期 |
2019年4月26日21点03分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台汉语综合频道《克拉玛依新闻》 |
作品字数 (时长) |
3分22秒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偶然看见两位街边亲切攀谈的不同民族的市民,其中一人只有一条左腿,另一人只有一条右腿。凭借以往的经验,记者敏锐察觉他们之间一定有故事。为深入发掘他们之间不寻常的故事,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近距离观察捕捉他们俩生活交往和心与心的交流碰撞,用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两人10年内,共穿31双鞋走出的不同寻常的兄弟情谊。 开篇以现场声切入,通过平实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生动的细节展示、背景介绍,揭示了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并将民族团结的深刻思想内涵浓缩到生动而鲜活的兄弟情谊交往中,在小故事里呈现出新疆“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时代精神。 |
|||||
社 会 效 果 |
该报道呈现了一对不同民族兄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进步的真情画面,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民族团结兄弟情谊,不仅展现了克拉玛依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进步的生动场景,而且也体现了一座有着优良民族团结基因城市的高度和温度。报道一经播出,在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这二人真是有太多巧合,年龄大小相仿、社会阅历大庭相似、鞋子都穿一个码、恰恰还是一左一右、尤其又是不同民族、偶然邂逅、十分投缘……真可谓“无巧不成书”,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天山网等相继报道,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在央视《晚间新闻》播出,营造了和谐的民族团结大家庭氛围。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消息故事性强、主题思想鲜明,报道独具特色。新闻人物事迹真实鲜活,从不同民族俩兄弟的偶然相识,到十年的互助互爱,以两个平凡人物生活的点滴,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大主题。消息报道画面感强、冲击力大,语言朴实、感人至深,富有感染力,社会效果好,影响范围广。 同意推荐。签名:杜毅 (盖单位公章) 2020年6月1日 |
同穿“一双鞋”的好兄弟
【导语】生活中,人们常用“俩人好的同穿一条裤子”来形容好朋友。4月26号,记者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看到有这么一对好兄弟,十年来,同穿一双鞋。相扶相携结下了不同寻常的兄弟情。
【同期声】吴慧明:店铺,这个价钱高,人流量大,现在也不着急,慢慢再看一下,多看几家,比较一下。
【正文】这两天,吴慧明每天都开着自己的残疾代步车,载着弟弟阿力木行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帮阿力木的新馕店选址出主意。当兄弟俩一起走在街上的时候,总能吸引来往行人的目光。
【同期声】阿力木·买买提:有时别人看我们,这个眼光不一样,但是我们自己努力生活赚钱。
【正文】2001年,阿力木因病失去了左腿,但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那以后,他自学了烤制馕饼的手艺,从老家阿克苏来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克拉玛依,凭着勤劳的双手,阿力木在一家馕店找到了工作。
【正文】每天他需要上千次的将身体靠至馕坑,因为只用右脚支撑身体,阿力木每个季度都要穿坏一只鞋。
【同期声】鞋店店长李女士:他每次买鞋是买一双,但是我不知道他的那一只,是留在家里了,是给别人我不知道。
【正文】兄弟俩结缘,还要从十年前说起,2009年夏天,正在馕店打工的阿力木偶然发现了站在街边右腿残疾的吴慧明。
【同期声】吴慧明:(阿力木)笑嘻嘻过来跟我说,哎,你稍微等一下,不要走,我说我不认识(他),这有啥事,就看着也拄个拐杖,觉得我也一个腿他也一个腿,可能有啥事。
【正文】在等待近20分钟后,阿力木从家里面拿来了六只左脚皮鞋,送给了吴慧明。
【同期声】吴慧明:他说你是不是41码的,我说我41码的,我们俩腿合一块,刚好是一对,他把鞋子给我以后,说以后不买鞋子了,我买一双,我穿一只,你穿一只。
【正文】遇到阿力木的2009年,吴慧明刚刚因交通意外做了右腿截肢手术,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里,吴慧明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坠入低谷,和阿力木的意外相识后,吴慧明还经常得到阿力木的关心和鼓励。
【同期声】阿力木·买买提:吴师傅条件没我好,他还需要我们帮忙,我们都是一家人。
【正文】从那以后,阿力木经常留意身边的信息,给吴慧明介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他重新进入社会,慢慢地吴慧明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
【同期声】吴慧明:十年来,我弟弟给我送了31双鞋,这好多鞋,你看冬天的,新新的一次没穿过,在他身上感觉到一股挺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对我影响很大,感觉到人残了志不能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