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7日 16:38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 走进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阿热买里村,“幸福馕”车间里麦香味扑鼻,工人们按照流程切面、称重、揉面、扎花、烤制……各司其职、分工有序,一个个新鲜出炉的馕包装上车,运往各地市场。
阿热买里村是深度贫困村,自治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驻村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引进企业设立打馕车间帮助村民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合作养殖、建设创业基地扶持创业等方式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脱贫,在致富快车道上不断前行。
乡村车间馕飘香
乡村车间促进就业增收。阿热买里村富余劳动力多,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引进餐饮企业建设乡村车间,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协助开拓市场等方式,助力村民增收脱贫。
工作队引进皮山县“幸福馕”餐饮公司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含储藏间、和面间、制作间、打馕间等2000平方米的乡村车间。“我在厂里上班,既可以照顾家里,每月还有2500元的工资,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阿不力孜·吉力力说。
为解决部分村民上班时老人和孩子无人照看问题,工作队协助公司成立了爱心托管所,聘请专人对老人和孩子进行看护,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工作队在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持续用力,通过第一书记代言,主动和周边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对接,不断扩大馕的销售规模,如今,每月营业额近180万元,月人均工资2000元。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大力支持下,我们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好,如今已吸纳221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开发更多的产品,带领更多人脱贫增收。”企业负责人买买提艾则孜·托合提说。
合作社里共发展
养殖业是阿热买里村的传统产业,但村民养殖规模小,效益普遍不高。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调研,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决定在村里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推动科学养殖、拓宽销路等措施推动养殖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在合作社上班每月有2000元工资,年底还能分红2000元,一年下来收入2.6万元。”合作社的饲养员赫克木·伊斯马伊力一边掰着手指算账一边说。
工作队筹措160万元资金,建设3000平方米的阿热买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聘用4名养殖经验丰富的村民在合作社里务工,人均月工资2000元;定期组织畜牧专家到村开展畜牧养殖培训,帮助合作社提高科学养殖水平;鼓励合作社种植100亩“大力士”饲用甜高粱和300亩苜蓿,有效解决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切实提高养殖效益。
工作队申请扶贫资金75万元,帮助村民发展奶牛养殖。“目前我们合作社存栏羊40只、奶牛53头、驴23头,下一步将全力发展奶制品,增加社员收入。”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赫克木·伊斯马伊力说。
在工作队的支持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得红红火火,入股合作社的36户贫困户年均分红2000元,村集体收益增加3万元。
搭建平台助创业
为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工作队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协助申请小额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村民通过创业增收致富。
工作队员走访了解到部分村民有创业愿望、但缺少场地。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讨论,决定在村委会附近开办商业街。工作队多方协调联系,筹集项目资金80余万元建设1580平方米的阿热买里村创业中心。
工作队依托创业中心,引进了“新希望手工艺品公司”,目前,该企业共计吸纳33名村民,年营业额近70万元,人均月工资1800元。
“感谢工作队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创业基地,还帮助我们找销路,以后我准备扩大公司生产规模,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公司负责人阿布力克木·赛迪艾合买提说。
“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动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协助乡村车间拓宽馕产品的销售渠道,继续在提高村民创业能力方面持续用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脱贫致富。”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