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以雷霆之势 筑幸福之路

——记自治区财政厅、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洛浦县人社局驻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库木兰干村第一书记李霆

2020年03月23日 16:3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群众事,无小事,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我们要付出最大努力、采取最有效方法,真心真意帮群众解决急事、难事,用我们的双手为群众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这是自治区财政厅、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洛浦县人社局驻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库木兰干村第一书记李霆在驻村第一天的工作例会上说的。

  李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驻村以来,他聚焦总目标,统筹带领驻村各支力量围绕“1+2+5”抓落实,谱写了库木兰干村稳定、发展新篇章。

  严管狠抓强基层

  驻村伊始,针对村“两委”发展思路定位不准、党员队伍活力不足、服务村民方法不多等问题,李霆确定了一手抓制度、一手提素质的工作思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李霆组织党员、村干部认真学习,建立完善学习、考核等制度,指导村“两委”切实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用制度管事、促工作。针对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问题,他和村“两委”研究,采用工作队队员带班子、班子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的工作方法,工作队队员每人帮带一名村干部,每名村干部帮带10名骨干成员,每名骨干成员再帮带10户群众,以此推进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建设。

  为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李霆指导村“两委”做好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将表现优秀者适时纳入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库尔班尼亚孜·艾麦尔尼亚孜平时工作认真、村民公认,李霆主动与他结成帮带对子,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传经验,手把手教他工作。目前,库尔班尼亚孜已任村委会副主任,村民满意度很高。

  “李书记严管狠抓带队伍,用制度管人管事,村干部综合素质高了,村级事务管理越来越规范,村民对村‘两委’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这都要感谢他和工作队队员的无私帮助。”村党支部书记艾力·麦提尼亚孜介绍说。

  倾情关爱暖民心

  “只要我们把村民当亲人,把村民的事当成我们自己的事来办,始终与村民心贴心,就能赢得村民信任,就能做好工作……”对于做好群众工作,李霆有自己的心得。

  村民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外力盖房子时不慎从房顶掉落,导致右腿粉碎性骨折,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有3个孩子和患有轻微精神障碍的妹妹需要照顾,生活窘困。李霆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积极为他落实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帮助他申请临时救助金,还经常自掏腰包,在生活上接济他。“自从我摔伤后,李书记给予我很多帮助,还经常来家里看望我,鼓励我勇敢、乐观面对生活,他就是我的亲人。”阿卜杜克热木说。

  一些村民家里没有劳动力,每年的冬播夏收就成了他们的烦心事。李霆急村民所急,和村“两委”商议后,他组织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成立志愿服务队,及时帮助村民冬播夏收、改造庭院……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李霆协调资金290万元,新建办公楼、文化活动室、门面房,硬化了村委会地面,粉刷装修了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大院焕然一新,村办公条件极大改善,村民学习娱乐有了好去处。

  村民纷纷表示:“李书记虽然年轻,但他办法多、能力强,想方设法帮我们村谋发展、全心全意给我们办好事。他是党的好干部,是我们的好书记。”

  

  真帮实干找富路

  库木兰干村是深度贫困村,为了加快脱贫脚步,李霆立足村情实际,和村“两委”研究确定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及“双覆盖、双保险”即县乡村三级产业全覆盖,户户收益全覆盖,每户安排1个主导产业的同时,保证每户有1人稳定就业的帮扶措施,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库木兰干村离县城近、水资源比较丰富,李霆和村“两委”研究,因地制宜,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鱼塘经济合作社,打造集生态养殖、销售、餐饮、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园,让45名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村民阿布杜瓦日斯·多莱提“等靠要”思想严重,是村里的贫困户。李霆多次找他谈心谈话,还帮他办理各种证照,并帮阿布杜瓦日斯在鱼塘经济合作社附近开了一家商店,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了1万余元存款。“如果不是李书记帮助,我现在还在无所事事。现在,我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脱贫,感到很骄傲。”阿布杜瓦日斯感激地说。

  针对富余劳动力较多实际,李霆坚持扶志扶智,指导村“两委”充分利用农牧民夜校平台,邀请种植、养殖专家和致富能手、优秀务工青年定期举办培训,帮助村民提高就业技能、激发内生动力。同时,他积极与疆内外用工企业对接,帮助村民联系就业岗位。目前,全村627名村民通过就近就地和转移就业,实现了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6岁的李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用青春书写着第一书记的使命与担当。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