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古勒巴格村的冬日暖阳

——记尉犁县委党校驻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胡冬冬

2020年03月23日 16:3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中等身材、面容瘦削、皮肤黝黑,说话铿锵有力、走路步伐稳健、工作大刀阔斧……50岁的他,身上有着突破自我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他就是尉犁县委党校驻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胡冬冬。

  自2017年驻村以来,胡冬冬聚焦总目标,落实“1+2+5”八项任务,带领村“两委”强支部、改村貌、谋增收,像冬日的阳光带来了生机、温暖了村庄。

  强支部的“领头雁”

  “加强党支部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驻村伊始,胡冬冬紧紧抓住村党支部建设,积极与村“两委”沟通交流,梳理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为了提升组织力,胡冬冬指导村“两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开展时间、形式和内容,并带头参与,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他注重发挥工作队“传帮带”作用,从思想、作风、业务等方面,手把手、面对面帮村干部提升村级事务处理能力,将致富能力强、农村经验丰富、群众反映好的村民充实进村“两委”班子,健全选优配强、能上能下的村干部队伍选用机制。

  为了让党员的先进性“看得见”,让基层组织力“摸得着”,胡冬冬指导村党支部完善党员管理办法,包含党员日常行为、岗位表现等方面的内容,党员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让履职变得更有方向。

  “自从胡书记来了以后,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凝聚力也明显增强。”村党支部书记阿不力孜·买合木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已有20名村民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党员2名。

  改村貌的“排头兵”

  古勒巴格意为“花园”。然而,胡冬冬初到这里,看到的景象却有些“名不副实”,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村道上垃圾随处可见,长年淤堵的沟渠散出发刺鼻味……

  胡冬冬和工作队、村“两委”讨论后决定,要振兴古勒巴格村,先从环境整治做起。他带领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采取周一升国旗集中讲、农牧民夜校重点讲、入户走访耐心讲的方式,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同时,组建两支志愿服务队,实行工作队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层层联动负责制,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现在,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庭院和门口街道上的卫生。在胡书记的引导下,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村民买合木提·克来木说。

  古勒巴格村依孔雀河而建,与村庄一河之隔的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是村内异味、沙尘的主要来源。胡冬冬争取派出单位支持,邀请专业人员规划设计,完成了孔雀河岔道北岸整修工程,让曾经的“脏乱差”之源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

  如今,古勒巴格村道路干净、屋舍俨然,阡陌交错,呈现出一幅怡然乐居的乡土画卷。

  谋增收的“带路人”

  “作为第一书记,就是要做村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想方设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胡冬冬说。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在胡冬冬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帮村里成立了农业初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尉村乐土”和“尉村康乐”两个商标,还创办了乐土养殖场和乐土馕厂,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市场”及“产品+品牌+市场”的产销模式,提高了村里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村民增收,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

  为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胡冬冬和村“两委”商议,确立了“盘活资源、搭建圈舍、养殖畜禽、种植果蔬”的工作思路,指导村民因地制宜建起了羊圈、鸡舍、鸽舍和蔬菜小拱棚,让增收有了新抓手。

  “我在外务工,妻子在县上一家纺织厂做纺织工,一年下来两人收入6万元,而且院子里还种了菜,养了羊和鸽子,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萨吾提·阿吾提高兴地说。

  针对村民外出务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胡冬冬将村民送到企业,经常与企业沟通保持联系,掌握村民务工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并表彰“外出务工明星”,形成了良好的激励和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全村已转移就业137人。

  驻村两年多来,胡冬冬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强了班子、美了村子,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接下来,他将继续用情用心用力,践行初心和使命,让古勒巴格的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