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幸福“恰恰”好 生活步步高

——记哈密市残联、红十字会、卫健委驻伊州区德外里乡恰恰依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04月10日 17:05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秋高气爽,屋舍俨然。果园里色彩缤纷的果树、民宿里干净整洁的毡房、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向人们讲述着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德外里乡恰恰依村村民通过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幸福征程。

  哈密市残联、红十字会、卫健委“访惠聚”工作队驻哈密市伊州区德外里乡恰恰依村以来,帮村民转观念、强技能、搭平台,增强造血功能,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带领村民奔跑在增收致富的大道上。

  巧用方寸地 “内外兼修”促增收

  “一屋不扫,何以生活更美好?”驻村伊始,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每个村民家的庭院面积大,但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研究,决定盘活这块方寸之地,发展庭院经济。

  工作队利用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等各种机会,向村民大力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好处,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现场授课,向村民讲解庭院种植知识,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以及适合在庭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清理了院子,搭起了葡萄架,挖好了葡萄沟,施上了农家肥,种上了工作队提供的40棵‘蓝宝石’葡萄苗。这种葡萄口感好,市场价格高,明年结果了,一定能卖出好价钱!”贫困户玖马江·阿吾哈尼巴依指着家中的葡萄架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恰恰依村98户村民都对自家的庭院进行了改造和利用,栽种了葡萄、苹果等果木,预计2020年每户庭院果蔬种植可增收1000元左右。

  “工作队发起的庭院整治行动,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提高了房前屋后土地利用率。村民在庭院里种植果树和蔬菜,丰富了餐桌、增加了收入,也为发展特色旅游业奠定了基础。”村党支部书记乃麦提·克然木说。

  下好旅游棋 “小精结合”增活力

  驻村以来,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调研摸排、分析研判,决定抓住民俗风情的特点,把牧家乐融入现代旅游元素,挖掘民族特色饮食,依靠“小特精”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带动脱贫攻坚,这一设想得到了村民的拥护。

  村民托力肯·阿不扎来第一个响应,工作队从为民办实事经费中拿出3000元,帮他在院子里搭建了毡房,到有关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等证件,办起村里的第一个牧家乐。“在工作队的支持下,我把自家手工制作的熏马肠、风干肉、奶疙瘩等摆上了客人的餐桌,牧家乐年收入1万余元。”托力肯开心地说。

  工作队在走访时发现,村民阿合力别克·加合斯别克家的商店有些偏僻,生意不太好。工作队建议他将商店改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一方面经销村民手工制作的特色食品和手工编织品,另一方面帮助村民网购一些生产生活用品积攒人气。“在工作队的指导下,我把全村18户村民制作的奶制品和刺绣、小花帽等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出去了。”看着一份份订单,阿合力别克高兴地说。

  如今,民俗旅游已成为恰恰依村重要的脱贫攻坚手段和发展方向,旅游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目前,村里先后开起了4家商店、4家牧家乐、1家汽车修理铺,赛马场、牧家乐、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制品和特色农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庄发展增添了活力。

  转移就业 “智技双扶”添动力

  扶贫先扶智,致富先治心。恰恰依村大多数牧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能,不愿走出村庄创业。工作队以转变村民思想观念为突破口,长期坚持通过农牧民夜校、周一升国旗,“科技信息宣传走廊”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就业创业优势,组织本地个体商户、致富能手、乡土人才上台讲“励志故事”“致富渠道”,开展就业创业讨论会,激发村民致富内生动力。

  观念的转变,也让村里很多家庭妇女有了就业创业的热情。翟依力甫·恰依扎提虽然身患残疾,但她认为只要肯干也一样能够挣钱,她手工编织的各类小物品成了家里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卡力马尼在村里卖起了衣服、鞋子等,不仅方便了村民,自己还挣了钱。通过宣讲培训,现在村民学习技术、主动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工作队邀请市、区有关专家、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办汽车驾驶、维修、烹任、刺绣、缝纫等各类技能培训班27场次,提高了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目前全村已有234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村民海热江·阿里木汉平时喜欢“捣鼓”汽车,在工作队的动员下,他积极参加汽车维修培训,在村里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工作队让我有了一技之长,每月收入近万元,现在我带了4个徒弟,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靠手艺挣钱。”海热江说。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恰恰依村农牧民人均收入1.48万元,今年预计还会提高。我们将继续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思路、因户施策、助民增收,走出一条属于恰恰依村自己的增收致富宽广大道。”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阿依木古丽·克然木说。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