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好风凭借力 天高任“鹏”飞

——记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管理局驻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乌鲁瓦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柳海鹏

2020年03月27日 15:59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每逢周末,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乌鲁瓦提村的农家乐就热闹起来,烤肉、烤鱼、拉面等美食摊点前人头攒动。村民布色丽曼·阿卜杜拉一边烤羊肉串一边高兴地说:“这两天生意特别好,收入近3000元,这都要感谢柳书记。”

  柳海鹏是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管理局驻和田地区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乌鲁瓦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2017年驻村以来,他聚焦总目标围绕“1+2+5”八项任务促落实,抓班子强基础,拓渠道促增收,办实事恵民生,用浓浓爱民之情赢得了村民信赖。

  强班子 激活源头活水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驻村伊始,针对村干部带富能力不足、群众工作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柳海鹏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队伍建设,补短板、抓落实,从源头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

  柳海鹏和村“两委”研究,实行“1+N”结对帮扶机制,由1名工作队队员帮带1名村干部、1名村级后备力量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工作,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帮助村干部理思路、提能力、转作风。同时,统筹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导村“两委”落实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进一步促进村级事务管理上水平。

  村民布色丽玛罕·马合木提综合素质较高、群众公认。柳海鹏与村“两委”,将她作为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由于进步快、能力强,已担任村妇联主席一职。目前,柳海鹏指导村“两委”培养村级后备力量10人,其中2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工作有声有色,村民满意度很高。

  村党支部书记海热妮萨·麦图尔荪感慨地说:“以前,村干部落实工作比较随意,团结意识不强,一盘散沙。柳书记针对短板抓帮带,村干部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工作作风越来越好,村里各项工作从以前的排名靠后迈入全乡前列。”

  助增收 找准拓宽路子

  乌鲁瓦提村2017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柳海鹏和村“两委”决定在继续做好特色种植、养殖挖潜增效的同时,扶智扶志,因地制宜,帮助村民通过创业、就业持续增加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年初,柳海鹏得知县农民技工学校要统一组织手工制作、机动车驾驶、餐饮服务等内容的实用技能培训,就帮助村“两委”积极争取政策补助,解决村民培训、食宿和交通等费用,将52名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村民送去培训。培训结束后,52名村民全部就业。村民麦麦提敏·麦图迪参加培训后找到了驾驶员岗位,收入稳定,加上家里种植、养殖收入,全家今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8万元。

  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人数有限,柳海鹏与村“两委”研究,出不去那就请进来。他邀请致富能手、优秀务工青年现身说法,传授实用技能,讲解致富经验,让更多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致富信心。观念一变天地宽。目前,在柳海鹏和村“两委”努力下,302名村民实现了创业、就业愿望,预计全年可增收400余万元,人均1.3万多元。

  部分村民想创业、就业,但因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柳海鹏借助村子邻近乌鲁瓦提风景区优势,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开办2家农家乐,配齐各种设施,帮助42名村民创业、就业。村民布色丽曼·阿卜杜拉在农家乐开烤肉店,生意火爆。她乐呵呵地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我要好好经营,扩大店面,给更多乡亲提供就业岗位。”

  恵民生 办好急事难事

  “群众工作无小事,一定要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的诉求,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这是柳海鹏给工作队队员、村干部提出的要求。

  “来人呀,奶奶晕倒了!”一天,柳海鹏和工作队队员、村干部正在走访时,远远听到一个小女孩焦急的大喊声。“不好,有人生病了。”柳海鹏一边给村卫生院打电话一边带着大家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原来,是68岁的马依木妮罕·艾合买提老人突发癫痫晕了过去。经过医生的急救,老人很快苏醒了。老人的孩子在外务工,平常身边没有人照顾,这让柳海鹏放心不下,他安排工作队队员将老人送往县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老人出院后,柳海鹏只要有空闲就会带着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去看望,和老人聊家常,帮助做家务,定期带老人去医院复查……老人逢人就说:“柳书记比我的孩子还要亲。”

  村民依明·艾合买提一次收拾杂物时不慎从屋顶摔落,造成腰部骨折。柳海鹏立即带领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将他送往医院治疗,并垫付了3500元医疗费。依明·艾合买提养病期间,柳海鹏安排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及时帮他家改造庭院、浇水施肥、收割小麦……

  驻村以来,柳海鹏带领工作队队员、村干部把村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村民所想,解村民所难,共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诉求80多件,办实事好事100余件。一件件小事看似寻常,但每一件都源自初心、系着民心。

  “带领村民脱贫只是第一步,帮助村民致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在做大做强乡村民俗旅游带动就业、创业上下功夫,带领村民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目标迈进!”柳海鹏说。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