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平”实做人 踏实做事

——记自治区体育局驻巴楚县阿拉格尔乡喀拉艾肯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长宋苏平

2020年01月03日 17:37   来源:天山网

喀拉艾肯(10)村三小组组长阿布都克里木·吾布力向第一书记宋苏平赠送锦旗。

  天山网讯 “来了就干,干就干好!用真抓实干筑牢根基,用真心实意温暖千家万户。”这是自治区体育局驻巴楚县阿拉格尔乡喀拉艾肯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长宋苏平常对干部们叮嘱的话。

2018年驻村以来,他聚焦“1+2+5”八项任务,结对帮带夯基础、精准施策扶真贫、排忧解难暖千家,带领全村人实现美好愿景,让乡亲们生活甜蜜蜜、心田亮堂堂。

  党建领航 夯实战斗堡垒厚度

  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农村富不富,要靠党支部。宋苏平驻村后,利用组织生活、座谈交流、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摸清喀拉艾肯村底数,分析农村发展利弊和村干部能力优劣,研讨帮扶方案。针对村“两委”班子活力不足、干部能力欠缺、发展思路不清等短板,宋苏平结合实际优化班子、配强队伍、整改问题、转变作风,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民主议事、廉政纪律等10项规章制度,严督实导“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等制度规范开展。

  为了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村干部工作水平,宋苏平与村党支部研究,按程序推荐4名优秀青年党员充实进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与村干部根据责任分工结成帮带对子,通过学习互帮、工作互助、能力互补等方式锻炼本领,不断增强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筑牢堡垒、建强根基、充实队伍是关键。激发党支部肌体活力,就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宋苏平与村党支部研究制定发展党员年度计划,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日、宣传教育、风采展示等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年共有75名优秀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5人作为发展对象培养,接收3名预备党员。

  “在宋书记的帮带下,村干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党支部的凝聚力明显增强,村民对我们更加信任,我们也更有干劲了。”村党支部书记麦合木提·喀迪尔说。

  产业撑杆 跳出精准脱贫高度

  宋苏平着力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上下功夫,精准施策帮助剩余的17户贫困户脱贫,保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宋苏平将发展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按照“前院、中园、后圈”的模式做到“三区”分离,引导村民在庭院中建设一座拱棚,种植一架葡萄和若干特色林果,后院发展特色养殖,组织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乡土人才”开办培训班,上门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带动村民稳定增收。“多亏宋书记的好办法,庭院美了、路子活了、口袋鼓了,日子好了。”贫困户阿依孜米古丽·阿布杜米提在宋苏平的帮助下改造了庭院,种了3棵新梅树,养了12只羊,依靠庭院经济增收2000元。

  “乡农贸市场就在我们村旁边,可以引导村民通过‘小微’产业稳定增收。”宋苏平依托地缘优势,协调派出单位投入60万元,在村委会旁建成“十小工程”,结合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优势,帮助10户贫困户经营小超市、理发店、修理铺、小餐厅等店铺,带动12人就业,实现贫困户就业全覆盖。

  贫困户如孜·赛麦提有修理家电的手艺,宋苏平帮他开起了修理铺,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现如今,如孜的店铺成了远近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牛羊养殖场一角。

  爱心接力 增进民生福祉速度

  2018年,宋苏平协调派出单位筹集80万元帮扶资金,采购160盏太阳能路灯和500个环保垃圾桶,覆盖到4.5公里村主干道,照亮村民的大门,也点亮了村民的“心灯”。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宋苏平常挂在嘴边的话。帮助庭院改造、申请临时救助、解决青年就业……村民有困难,宋苏平总会及时回应,为村民办结好事实事60余件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80余场次,把温暖送进村民心坎里。

  独居老人毛拉·莫名患有糖尿病和眼疾,子女务工不在身边,身体和精神状况较差。宋苏平总会特别关照她,常常抽空陪老人家拉家常、送温暖,老人身体不适时及时安排送医治疗,宋苏平还为其小女儿在村委会附近联系到稳定工作,方便她照顾老人。

  “口袋富了不算富,精神还要富起来。”在宋苏平的牵线搭桥下,筹资100余万元与村党支部一道新建文化墙、指路牌、宣传匾、警示牌等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投入30万元新修建健身广场,配齐悬浮式篮球场和健身器材,组建文艺队表演歌舞,丰富文化生活;常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志愿者清理垃圾、疏浚河道,促使文明新风劲吹。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自己辛苦一点不要紧,只要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最大的幸福。”宋苏平在驻村日记里写道。他将继续在驻村之路上,牢记初心、践行使命,带领全体村民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