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为有“林”云志 无高不可攀

——记中石化西北石油局驻柯坪县柯坪镇喀拉库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丁雪林

2019年11月15日 10:39   来源:天山网

  “丁书记好样的,给我们办了很多实事,大家都信任他。”柯坪县柯坪镇喀拉库提村老党员库尔班·提力瓦称赞的丁书记是中石化西北石油局驻柯坪县柯坪镇喀拉库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丁雪林。驻村以来,丁雪林统筹驻村各支力量,聚焦总目标,抓实“1+2+5”八项任务,用实干和担当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把准关键脉  育出干部新风貌

  强村富民,支部是堡垒、干部是关键。为了提升村级治理能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丁雪林整合驻村各支力量,成立联合党支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五+X”主题党日活动,建立“抓基层班子建设、岗位责任制基础工作、岗位练兵基本功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三基”管理模式,促进村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按照程序选拔4名优秀的年轻后备力量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调整3名村民小组长。建立健全村干部考勤、学习、廉洁自律、积分管理等12项工作制度,对干部执行力、干部作风、干部业绩进行量化考评,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村班子活力明显增强。

  丁雪林组织工作队队员、镇下派干部与村干部建立“师带徒”工作机制,从工作纪律、党建管理、扶贫工作、群众工作等方面开展“传帮带”,以“周计划、月小结、季评议”的方式督促履职尽责,使干部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丁书记对工作要求高,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的前列,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工作干得更好。”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阿不都拉说。

  切入关键点  点滴实事暖心田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我们要是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就一定能办好。”驻村以来,丁雪林处处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带领各支力量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详细掌握村情民意,收集整理困难诉求,制定牵手暖心帮扶计划,建立“爱心衣站”“李妈妈课堂”“扶贫驿站”工作平台,为村民提供送衣、助学、志愿服务等暖心服务。

  今年5月,村民买买提·玉山在帮亲戚盖房子时,不慎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造成腿部多处骨折。丁雪林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队队员将他送到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做手术,随后专程到医院看望买买提,还帮买买提垫付了2000元的医疗费。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买买提出院了,但是无法下地干活,眼看着小麦成熟了,买买提为收割小麦犯起了愁。丁雪林了解情况后,组织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帮买买提收小麦。“丁书记给我解决了很多困难,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买买提逢人便夸丁雪林的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喀拉库提村村民心里,早已把丁雪林当成是亲人,驻村以来,丁雪林带领工作队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诉求427件,办理各类实事好事156件,发放慰问物资价值3万余元。

  实施关键策  干出幸福新生活

  喀拉库提村人多地少,大部分村民缺乏技能,增收渠道单一,但是村子离县城不到1公里,丁雪林意识到了喀拉库提村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

  丁雪林带领工作队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反复论证,赴阿拉尔蘑菇生产基地学习、取经,结合本村临近县城,利于运输和销售的优势,决定发展黑木耳种植、豆腐加工和平菇种植特色产业。与村“两委”研究建成产业园,去年8月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5万元,从阿克苏购买5.76万个黑木耳菌棒,带领80户贫困户种植黑木耳,户均增收3000余元。

  今年年初,丁雪林又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资金43万元,在村里建立了“豆腐坊”,由工作队管理,村集体经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个,月收入2000元;购进2000个平菇菌棒,日产平菇40公斤左右,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3个,月收入2500元。为拓宽销售渠道,丁雪林带领工作队积极探索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县城设立农副产品销售点2个,销售豆腐和平菇等农副产品,还将豆腐和平菇供应到县城餐厅和蔬菜销售店,逐步扩大产品供应市场,预计年底将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1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贫困户浑且木·吾不力卡斯木就是受益者之一,丁雪林安排浑且木到村里的平菇生产基地务工,现在浑且木每月收入2000元,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家里还渐渐有了一些存款。“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特别感谢丁书记和工作队。”浑且木感激地说。

  如今的喀拉库提村,班子强了、村貌美了、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继续努力,落实好驻村各项工作任务,让村里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的好日子,绝不辜负党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丁雪林说。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