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13:17 来源:天山网
走进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塔喀依拉村,干净平坦的村级道路、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错落有致的庭院映入眼帘,村民们阵阵欢笑声不绝于耳……文明时尚新风吹遍整个村庄。和田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驻村工作队坚定坚决聚焦总目标,通过建强支部班子、夯实基层基础、拓宽增收道路、拉近干群距离,让塔喀依拉村面貌焕然一新。
抓班子 队伍建得强强的
驻村伊始,工作队“两委”班子与村“两委”积极开展联帮带活动,以“组织共建、同步提高、合力攻坚”为目标,围绕提升村干部学习能力、政策领会、远程教育能力、业务能力、服务能力、战斗能力、治理能力方面制定详细帮带计划,帮助村“两委”修订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对一帮带,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及完成时限,互通有无,互教互学,转变了村干部思想认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传授了工作经验,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以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开展组织生活,集中学习,村“两委”班子发展意识和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村内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村务工作也越来越规范。
“工作队注重抓班子带队伍,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工作本领和方法,现在村干部的责任心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也提高了。”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阿卜杜拉·阿卜杜喀迪尔说。
促增收 路子拓得宽宽的
塔喀依拉村村民脱贫致富路子窄,增收致富有难度。工作队发现很多村民庭院土地闲置,空间利用率低,便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小种植、小果木、小蔬菜”庭院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种植、养殖协调发展。累计帮助238户村民按照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原则改造庭院,将清理出的270亩土地种上桃、杏、葡萄、辣椒、西红柿、南瓜等庭院经济作物,每户增收400余元。
针对部分村民闲在家里无事干、无稳定收入的实际情况,工作队多方联系工厂企业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先后与阿克苏、库尔勒等兄弟县市对接,协商劳务输出事宜。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征求村民意见,进行思想引导,鼓励村民走出家门务工增收。结合村民自身特点和就业需求,工作队邀请有关专家、致富能手采取课堂专题教学与现场观摩指导相结合方式进行培训,覆盖果树修剪、砌筑、种植养殖、园艺等方面内容,累计开展23场次,培训5000余人次,提高了村民就业能力。
村民穆太力普·吐如普以前仅靠家中2亩土地维持生计,一年忙到头,除去日常开销剩不下多少钱。在工作队协调下,他顺利进入和田市天王纺织服装厂就业,月工资3000余元。
提起工作队的帮扶,穆太力普感激地说:“工作队教我技术、帮我联系工厂,让我顺利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我打心眼里感谢他们。”
惠民生 好事办得实实的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驻村伊始,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许多村民反映村委会主干道晚上黑灯瞎火,夜晚出行不方便,便多方联系相关部门申请路灯建设项目。不到一个月,36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村里的道路被路灯照得亮堂堂的。
得知艾力·艾则孜等36名村民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工程完工后工资却迟迟没有拿到,村民们多次索要无果。工作队便积极与建筑施工方联系沟通,通过耐心细致讲政策、摆事实,最终施工方将拖欠36名村民的20万元工资予以发放。
村民麦提努尔·阿卜杜克热木的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但是因为家庭比较贫困,一家人为兄妹俩的学费,整天愁眉苦脸。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队为他们筹措5800元助学金,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哥哥麦麦提阿力木临行前专程来到村委会,握着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马合木提·买买提的手感激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你们的帮助,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工作队通过日常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主动了解村情和民意,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全力为民排忧解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村“两委”班子更强了,村民致富路更宽了,村容村貌更美了,工作队用点点滴滴的付出,汇聚涓涓暖流,沁入百姓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