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坚持扶智扶志 多渠道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驻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10月21日 17:11   来源:天山网

自治区环保厅驻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为合作社社员发放入股红利。
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村民领到合作社分红。

  天山网讯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树牢扶贫“精神之树”,坚持扶智扶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实现就近就业,多渠道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工作人员正在给安居富民房刷墙。
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工作人员正在修建安居富民房。

  智志双扶 授之以技强信心

  驻村以来,工作队持续加强扶智扶志力度,通过工作队队员与村干部结对工作,“手把手”传观念、“一对一”教思路、“面对面”提要求,提升村干部落实政策、组织和发动群众抓落实的能力,落实优秀村后备力量进入“两委”班子等激励政策,激发村干部在脱贫一线带头苦干实干。

  “我们当初不会干,现在使劲干,这都得益于工作队对我们的帮带,现在村‘两委’说话有人听了,干事有人跟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帕热哈提·努尔东说。

  针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缺乏信心和技能的问题,工作队邀请技术专家、致富能手、脱贫示范户等各类群体,定向帮带讲政策,心贴心来解疙瘩,潜移默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示范户艾力·穆萨在工作队的鼓励下,走进农牧民夜校学习杏树修剪、蔬菜种植等技术,在村中率先脱了贫,还当起了致富带头人。“多亏了工作队的帮助,现在我不仅摘了穷帽子,还能靠修剪果树、种植蔬菜挣钱,只有掌握了实用技术,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艾力说。

自治区环保厅驻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工作队实施“种好一篮菜”工程,村民种植蔬菜喜获丰收。

  培植产业 种养合作促脱贫

  传统种植业是吉格代力克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针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把脉”,打造“菜篮子”工程,建设60座温室大棚,动员本村及周边村60户贫困户加入蔬菜种植合作社,户均增收3000余元,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村里的养殖业规模小,效益低。工作队争取科技扶贫资金,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化养殖,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成立养殖合作社,33户贫困户最先入股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牛存栏近400头,吸纳230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并连续两年获利,辐射带动本村68户贫困户发展壮大养殖业。

  村民萨拉木·瓦依提原本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牛老板”,2017年底,因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牛场经营举步维艰而萌生退意。在工作队鼓励和帮助下,他加入合作社,成了合作社的技术负责人,现在日子过得比以前更“牛”了。

  “在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工作队拉了我一把,现在合作社一年收益能有10余万元,社员每年能得到1000余元的红利,下一步,我要继续做大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萨拉木动情地说。

  转型创业 多元发展稳增收

  工作队瞅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组建吉格代力克村自己的施工队。为确保工程质量,工作队队员临时当起“监理”,让村民抱团施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如今,吉格代力克村的农民建筑施工队名声在外,订单不断,施工队已由开始的20人发展到20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

  “工作队事事为我们着想,有了工作队做我们的后盾,脱贫致富很快就能实现!”村民图尔荪·巴柯激动地说。

  工作队趁热打铁加速拓宽村民创业渠道,结合本村林业资源丰富的特点,争取扶贫专项资金382万元开办家具乡村车间,带动本村及周边村68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39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

  “没想到村里办起了家具厂,更没想到成了工人,现在我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日子更有奔头了。”说起现在的变化,村民古丽扎尔·买买提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如今,吉格代力克村越变越美了,村民致富渠道越来越多了,生活越过越好了。工作队正带领着村民,昂首阔步奋进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