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一颗红心暖民心

——记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驻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托万克提根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袁红

2019年09月27日 16:17   来源:天山网

袁红(右二)带领志愿者帮助村民摘棉花。

  天山网讯 “袁书记办法多,对我们要求严格,给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大伙儿都很佩服他。”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托万克提根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逊江·库万提到的袁书记,是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驻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袁红。驻村两年来,袁红统筹带领驻村各支力量,用一颗红心温暖着全村群众的心。

  倾心帮带筑牢基层根基

  驻村后,袁红建立工作队队员与村干部“一对一”帮带机制,讲政策、教方法、传经验,交任务、压担子,让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学会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同时,利用周末分类开设夜校培训班,有办公软件、公文写作班,也有民生民情、惠民政策班。除了将党务知识等内容纳入考试范围,还将民情信息题作为考试题,要求干部对群众家庭情况做到一口清。

  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逊江是袁红的帮带干部,袁红带着吐尔逊江一起解决群众困难诉求、调解矛盾纠纷,手把手教群众工作方法。“袁书记给我们教了很多工作方法,我们村干部进步很快,村民对我们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了。”吐尔逊江说。

  尽心发展助力群众增收

  托万克提根村80%的农户拥有林果地,有发展林果业的优势,但是近几年受红枣市场价格影响,村民收入并不高。袁红发挥自身行业优势,依托自治区林果提质增效项目,争取到派出单位310万元项目资金,将村里620亩红枣园打造成标准化示范园,通过林果提质增效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红枣示范园以“村委会+合作社+企业”的模式运行,袁红和村“两委”商量,由工作队、村委会各指定一名干部专门负责示范园管理,袁红还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培训技术能人,红枣品质好了,价钱也有所提升。为解决红枣销售难题,2018年6月,袁红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帮助成立了林果合作社,对示范园红枣进行统一加工,由合作企业上门收购,果农足不出户就将红枣换成了“真金白银”。

  汗左然木·热合曼以前是贫困户,4亩红枣地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袁红的鼓励下汗左然木加入了林果合作社,学会了果树嫁接技术,年底一次性拿到合作社8000元的分红。“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谢谢袁书记,我会好好干,争取让日子越过越好。”汗左然木·热合曼信心十足地说。

  红枣示范园项目实施以来,带动6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

  贴心服务凝聚百姓真情

  一天,袁红在走访中发现村民玉山·阿布拉的儿子麦合木提·玉山生病了,额头很烫并伴有呕吐,他随即带孩子到阿克苏市第一人民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告知麦合木提疑似白血病,需转院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确诊。袁红放心不下,陪同玉山带着孩子一起到乌鲁木齐,麦合木提被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全身换血治疗,否则危及生命,但高昂的医药费让玉山不知所措。“你放心,我们一起想办法筹集医药费,孩子的病一定要治好。”袁红的一句话让玉山不安的心放了下来。

  袁红回村后立即动员村干部、工作队队员和村民捐款8240元,又筹善款1万余元送到玉山手中,经过两个月的治疗,麦合木提出院回家了。“谢谢袁书记和大家,你们就是孩子的救命恩人。”玉山感激地说。

  为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袁红和村“两委”组织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和无职党员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同时对村民反映的困难诉求,按照紧急程度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形成台账,解决一件销号一件,解决不了的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并在公示栏公示结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驻村以来,袁红带领工作队解决村民困难诉求210余件,慰问困难群众370人次,办实事好事150件,赢得了村民的称赞。

  “我将继续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在今后的日子中越过越好。”袁红说。

[责任编辑: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