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星火之光”助燃脱贫“燎原之势”

——记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驻拜城县托克逊乡库木格热木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09月27日 15:46   来源:天山网

  库木格热木村正在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天山网讯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托克逊乡库木格热木村属于山区牧民易地搬迁安置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在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后,坚持智志双扶、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为村民脱贫谋出路、出高招,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宣传引导振精神

  扶贫要先扶志,致富先振精神。库木格热木村村民整体搬迁不久,大部分牧民种植技术缺乏,养殖方式粗放,不愿意外出务工。工作队充分发挥教师行业宣传教育的优势,让群众的思路活起来,激发内生动力。

  工作队利用农牧民夜校、田间地头走访等时机,宣讲脱贫攻坚意义、党的惠民政策。在农闲时节,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邀请外出务工脱贫户谈社会变化、外出见闻、家庭变化等,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自觉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萨依甫加马力正在纺织厂上班。

  “我现在每月能领到3500元的工资,工厂还包吃住,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工作队说的没错,努力工作才能过上好日子!”贫困户阿力甫·买买提在宣讲舞台上激动地说。

  阿力甫以前靠吃低保维持生活,工作队多次询问他就业意愿,讲邻居致富故事,鼓励他自立更生。他报试试的态度,到工作队推荐的新兴煤矿上班,尝到甜头的他主动当起了宣传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今年,像这样的群众宣讲会已经开展了16场了,全村129人实现转移就业。3年来,工作队坚持举办各类培训班、招工会、宣讲会,通过不断宣传引导,群众的脱贫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就业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帕尔合提·吐尼亚孜说。

   技能提升促增收

  “男人们都出去了,我们在家老闲着也不行,我们不懂技术,我们也要学技术,和男人们一样,为家里挣钱。”贫困户古丽拜克热木·依地热斯说。工作队和村“两委”找到村民缺乏实用技能的症结,通过培训提升村民实用技能,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工作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邀请专业老师,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中青壮年群体为重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设了电焊、建筑、西式糕点等实用技能培训班,分批进行培训。截至目前,78名村民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带动30户贫困家庭如期实现脱贫。

  古丽拜克热木·依地热斯报名参加西式糕点培训班,成为了技能培训增收的受益者之一。“我现在除了照顾孩子,还能在家做糕点,周二拿到巴扎上去卖,每月能赚500元补贴家用,工作队帮我买来了书,会做的糕点越来越多了。”古丽拜克热木·依地热斯说。

   转移就业稳脱贫

  “推荐14人到阿克苏地区纺织企业务工,人均月收入2500左右;在新疆新兴矿业有限公司为9名村民争取到工作岗位,月收入3000元以上;协调本村养殖大户,带动17人就业,月收入2000元左右……”翻开工作队的扶贫手册,160名实现转移就业的村民名单清晰在册。 

  贫困户阿依孜木古丽·吐尔迪在纺织厂就业。

  工作队因人因户制定就业计划,多方寻找就业途径,不断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和妻子结婚时欠了很多外债,生活十分困难。工作队推荐我俩在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上班,现在我们夫妻俩每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了,我们不仅还清外债,而且生活得很好。”村民肉孜·卡斯木说。

  牧民定居变农民,农民昂首进工厂。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驻村工作队犹如一座点燃的烽燧,指引着每一个农牧民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前行。

[责任编辑: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