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先锋】十九户村的奋进历程

——记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十九户村党支部

2019年10月11日 11:25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如何让“后进村”逆袭成为“明星村”?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十九户村党支部用“十年树木”的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活村民增收引擎,办好实事好事,推动党组织走上创先争优的奋进路,使昔日的“后进”村变为今日的“明星”村。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强“根茎”筑牢战斗堡垒

  过去,十九户村干部队伍办事拖沓、不担当,2015年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我们一定要知耻而后勇,甩掉‘出名’的帽子。”这是村党支部书记李武德在支部会议上的誓言。他从明确责任分工入手,制定村规民约,将村干部和党员进行分组,落实每月定期入户走访制度,收集梳理群众困难诉求,并定人限时解决,实现了村“两委”议事有规范、班子成员做事有约束、群众言行有遵循,有效解决了人心不齐、人浮于事等问题。

  “党员干部走在前,干事创业就不难。”村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双亮双述”、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54名党员在设岗定责后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争先创优谋发展的好势头。

工作中的村干部。

  新进班子的罗文军因为经验不足,尤其在群众工作中工作方法少、有畏难情绪。和他结对子的村委会副主任齐玉芳就帮他“出点子、理思路、教方法”,鼓励他从走访入户、环境整治等工作入手,带着他一项接着一项干,在实践锻炼、互帮共促中快速成长。最终,罗文军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村党支部在困境中寻出路,探索出‘学习+岗位锻炼+帮带’培养机制,有效促推村干部能力素质和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提升。2018年十九户村已创建成为全县唯一一个‘9星’村级党组织,这个村的成长成为全镇各村党组织学习的榜样。”五工台镇党委书记徐杰说。

  壮“枝干”打造经济强村

  十九户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村子,村民靠传统种养殖模式年人均收入仅3100元,在全镇13个村中曾垫底。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跑市场、搞调研、定方案,决定在种养殖上找突破。引进“企业+基地+农户”的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引入大唐西域酒业集团在村里建立酿酒葡萄基地,成立恒信土地托管中心统一经营。说服动员167户村民流转土地4330亩,每亩地流转价格750元,较往年增长250元,仅此一项,户均增收超过6400元。此外,村党支部还与大唐西域酒业集团签订协议,成立恒信劳务输出合作社,将土地流转后的367名富余劳动力定向输入大唐西域酒业集团所属酒厂、酿酒葡萄基地,让村民获得二次收入。

  村民柴忠升将60亩土地流转后,又报名参加酒窖控温技术学习,被大唐西域酒业集团聘为技术员。“每月5000元的工资,加上土地流转金,一年下来能收入十万多元,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柴忠升高兴地说。

“托牛所”为村民托管牛。

  除了在土地上做文章,村党支部还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扶持养殖能手徐富强成立“牛羊托管所”,121户村民将2300只羊和1400头牛送入托管所统一养殖、销售,有了比较稳定的分红。

  “如今,全村有81%的村民在土地流转和牛羊托管模式下实现了‘走出去’的愿望,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的有400人,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万元,我们村已成为镇上的首富村。”村妇联主席曹莲云说。

开展“村民说事日”活动。

  促“叶茂”营造温馨家园

  “办好群众的一件件小事,才能做好赢得民心的‘大文章’。”村党支部以定期入户走访为主要途径,多方收集民情诉求,采取村干部“挂号销号制”,使村干部在满足村民“微心愿”的过程中,办好利民之事。

  “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破院墙拆掉了,村子建设得越来越漂亮,可是不少人把大型农机停在马路边,既不好看还存在安全隐患。”村民赵毅民说。“民有所呼,村干部有所应。”村“两委”及时实地勘查,在工作队的协助下,申请惠民生项目资金50万元,修建了一座农机大院,解决了大型农机无处停放的难题,并针对部分村民搭建临时牲畜圈舍、路边就地圈养的现象,开展卫生集中整治,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之中。

  庭院浇不上水,村里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防渗渠;道路坑洼不平,想办法修补了柏油路;夏天自来水流量小,立即安装增压泵……202件群众关心的问题,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老百姓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一定要当好‘管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武德说。

  念慈在慈,枝叶关情。如今的十九户村,村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甩开膀子铆足劲儿,跑出了发展加速度。该村先后荣获州县“优秀党支部”、自治区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等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明星村”。

在纺织厂务工的村民。

[责任编辑: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