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先锋】“后进”社区的逆袭路

——记伊宁市伊犁河路街道九号小区社区党支部

2019年09月26日 18:2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伊犁河路街道九号小区社区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没有社区阵地,社区党支部治理能力滞后,群众意见很大,2017年被伊宁市委确定为“后进基层党组织”,为彻底扭转后进现状,社区党支部卯足劲补短板、强治理、提服务,真抓实改,一路逆袭,从“后进社区”变成了“后劲社区”。

焕然一新的新阵地。

  固本强基 摘掉后进“旧帽子”

  2018年,伊宁市启动了“大反思、补短板”专项活动,社区党支部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走进群众中倾听意见、问计于民,梳理出66个问题短板,逐一制定措施、抓整改落实。

  “又搬家!九号小区社区搬到哪去了?”社区没有固定阵地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社区党支部将此问题作为整顿的突破口进行全力攻坚,经过多次与上级部门沟通协商,争取工作队派出单位支持,投入40万元资金对新搬迁的老旧社区阵地进行改扩建,实现了办公有场所、学习有去处、活动有场地。“我们社区年年搬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社区党支部书记古丽波斯坦·库尔班江看着宽敞明亮的阵地激动地说。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子。班子力量薄弱,是社区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街道党工委选派了3名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社区。同时,社区党支部采取“传帮带”“一带一”等方式,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刚刚30岁的社区干部肖克亚木·阿不力米提被确定为后备干部,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古丽波斯坦负责帮带,从走访群众到办理业务,她为肖克亚木制定了一套成长方案,今年2月肖克亚木被选拔到社区副书记岗位,并落实了职务职级待遇,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在九号小区社区逐渐形成。

  班子精炼了、阵地解决了,问题逐一对账、销号,支部堡垒作用日趋渐强。今年7月社区荣获伊宁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更加坚定了社区一班人团结奋进的决心。

工作队队员发挥传帮带作用,给社区干部指导表格录入。

  转变作风 做实服务“大文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九号小区社区坚持把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作为后进整顿的重点,现如今100%的群众诉求办结率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难处就找社区党组织”。

  “如果没有工作队和社区干部,我的日子没法想象!”努尔古丽(化名)感激地说。努尔古丽家住伊宁市恒通小区,6岁的女儿患有癫痫。为了照顾女儿,她一直处于无业状态,生活拮据。社区党支部得知后,为其解决帮扶资金4000余元,工作队队员利用空闲时间经常为其照顾孩子,并就近在外贸公司邦努尔古丽找到了一份翻译工作,每月可为其带来3000余元收入,努尔古丽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笑容也越来越甜了。

解决群众困难诉求。

  辖区居民多为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党支部利用“文明夜校”阵地开设“老年专班”,精心安排科学养生、心理健康、智能手机App应用及防诈骗等专题课程,工作队队员和社区干部生动的授课方式让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越来越火。书法、剪纸、插画等内容的开设,让老年人也开始追赶有质感的“潮生活”。

  66岁的王秀乐说:“老师很有耐心,一遍遍地教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儿子新买的手机,我和老伴都能熟练操作了,现在经常跟孙子视频聊天呢!”与此同时,社区党支部还组织引导老年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弘扬美德、居民自治、化解矛盾等方面出力献策,让退休老人发挥余热。

  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服务新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全力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社区,使社区真正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建立行之有效的考学机制,干部为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学习。

  党建引领 走出治理“新路子”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借力全市“1+N全域党建”春风,社区党支部探索实行“1+1”工作法,即:“一张需求清单+一张服务清单”,即直接又实在,推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深度融合、共驻共建。

  “原来社区办一场有质量的文艺汇演很难,独唱、合唱、舞蹈老三套,看节目永远都是单元长、楼栋长、低保户,甚至是社区干部自编自演自看。”社区副主任杜磊感慨地说。2018年社区党支部开始尝试采取以大带小、轮值互值的方式,每月开展一次群众性文化活动,由社区搭台、单位主办,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将文化活动“触角”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社区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居民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秦剧剧社、石榴籽歌舞团、夕阳红文艺队等4支队伍轮番上阵。

社区党支部书记与干部一起走访入户。

  社区吹响“集结号”把更多分散的资源汇聚起来,北方驾校集团对困难群众进行免费驾驶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市财政局组织辖区老党员参观规划馆,感受“丝路花城、彩色伊宁”独特魅力……共建共治共享日渐常态化。

  目前,辖区5个成员单位、1个社团组织、1个非公企业共领办24个实事好事项目,有效形成共建合力,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共驻共建的甜头。

核对走访入户的数据。

[责任编辑: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