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6日 18:07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村干部有活力,‘奶茶巷’生意红火,村里文化宣传有名气,这些都是陈书记带着大伙儿干出来的好成绩!”村民口中的陈书记,是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驻阜康市上户沟乡白杨河中心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陈占元。2018年初,有过驻村经历的陈占元主动请缨,转战白杨河中心村,抓班子、带队伍、解民忧、办实事,把根扎在白杨河村,将情融进惠民实事,写下悠悠驻村情。
主动“占”位 建强队伍出“良方”
“干部有作为,群众干劲足。”陈占元统筹各支力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行“纪律约束+学习提升+结对帮带+捆绑考核”工作法,开展“早晚一刻钟、每天半小时”的学习活动,带领村干部和工作队队员学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解读、练习普通话,在办公、学习、工作、走访、活动“五个在一起”工作机制中,以“月小结、季评议”等载体督促各支力量共同转变作风。
“刚上任时,我是空有热情没办法,陈书记带着我一点一点熟悉工作。如今我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了,多亏陈书记的耐心帮带。”村党支部书记孙德军,是从村级后备力量中新调整到村“两委”的干部,陈占元带着他熟悉村里的每一项工作,一起剖析村里的难题,指出问题的关键点,指导他结合政策解决问题,并引导孙德军总结出凡事“问原因、问方法、问效果”的“三问工作法”。
孙德军只是陈占元加强后备力量储备的一个缩影,他指导年轻人承担体育、文艺、宣教等活动的策划组织,选派30多人参加区州学习培训,推荐3名责任心强、敢于担当、干劲足的青年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累计为村里培养后备力量10名、入党积极分子14名、发展党员12名,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占”好经营 助民增收有“妙招”
白杨河村是牧业村,村民以牛羊养殖为主,有着丰富旅游工作经验的陈占元,带领村民抓住白杨河村地处两镇一园区地理位置优势,以乡村旅游为契机,为村民增收开辟多元化路径。
陈占元组织工作队和村“两委”将一条基础较好的巷道打造为“奶茶巷”,协调20万元项目资金完成巷道路面硬化、绿化、亮化,鼓励在外创业的村民叶尔杰莆·包汗在奶茶巷开牧家乐,为他申请专项补贴,请专业营销人员帮他设计改造院落,建成160平方米音乐餐厅、4顶毡房、露天大舞台,并将其挂牌为白杨河村“故乡的古丽”文化大院。
“感谢工作队鼓励、指导我在奶茶巷开牧家乐,帮助我把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我们‘奶茶巷’有6家牧家乐,为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叶尔杰莆·包汗高兴地说。
陈占元以“奶茶巷”为中心,构建“牧+商+工”的产业辐射圈,动员巴合提·黑沙热等养殖大户牵头成立骆驼合作社2个、牛羊合作社3个,吸纳130余户村民入社,与牧家乐建立肉类销售“直通车”;在“奶茶巷”打造“扶贫直销店”,常年出售熏马肉、驼肉、奶制品等合作社延伸产品,日均销售额达1500元,为14名贫困村民提供了加工、保洁等就业岗位;积极联系县、乡各部门,为贫困户提供草场协管、护林等就业岗位,鼓励20多名贫困村民外出就业,实现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600余元。
才“占”八斗 文化引领有“法宝”
陈占元驻村后发现村里文化活动单调,村民文化生活贫乏,便采取“阵地+队伍+活动”的方式,引导村民走进村文化室、登上村里的文化舞台。
陈占元与村“两委”商议后,将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改造成活动室,发动阿尔旦·阿热依等5名妇女牵头成立“小白杨”文艺队,协调派出单位出资购置演出服装、排练音箱,工作队有舞蹈特长的队员张婷承担起了舞蹈编排的任务。
如今,“小白杨”文艺队已经小有名气,他们编排的节目还登上了邻村、乡的大舞台。“我们的文艺队从最初的5人已经壮大到了40余人,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浓情白杨河》在演出后,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文艺队骨干阿尔旦·阿热依说。
看着村民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陈占元又组建起阿肯弹唱队、秧歌队、腰鼓队,将村里的好人好事、文明新风与各类文艺节目相融合,将节庆活动与“五好家庭”“增收先锋”等评选活动相结合,使文化活动成为村里新风尚的“窗口”,让村规民约在吹拉弹唱中潜移默化成村风民风。
两段驻村史,一腔百姓情。“无论在哪里,我都将铭记初心,用一己之力带动一支队伍,造福一方百姓。白杨河,将是我要全心守护的又一个家。”陈占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