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先锋】老支书的苦甜乐

——记乌苏市西大沟镇西大沟村党支部书记代首领

2019年09月03日 12:39   来源:天山网

机械化采收番茄。

  天山网讯 “心中有民,方知责任何其重;脚底沾泥,才觉担当要躬行。”这是乌苏市西大沟镇西大沟村党支部书记代首领的座右铭。11年来,他坚守为民服务宗旨,带领班子建强基层基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诺言。

  引领示范不怕苦

  为转变作风,代首领建立支部班子每周政治学习制度,雷打不动、风雨无阻,让村干部和党员增强党性,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按照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逐一确定岗位职责,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通过业绩积分、绩效评比、通报月评等措施,使各项任务按时落实到位,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了,工作中互相推诿的现象没有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了。

  前些年,村民环保意识差,生活垃圾乱扔、杂物乱堆乱放,夏天蚊蝇较多,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困扰。“苦熬不是办法,只有苦干才能改变脏乱差的面貌!”代首领在党员大会上说。

  为开展好全村环境整治工作,代首领带着班子成员早出晚归作动员,一家一户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他每天早起清扫巷道,带领党员干部卷起袖子搬杂物,清理河道和卫生死角。看到这一幕,村民们主动配合打扫房前屋后。随着村里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今的西大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500颗杨树和白蜡树郁郁葱葱、4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建起来了、3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入户了……村民真正享受了实惠。

  脱贫致富心中甜

  多年来,西大沟村村民一直过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收入低,生活质量不高。如何带领村民走出贫困,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一直是代首领苦苦思索的问题。他经过深入了解和广泛征求意见,决定以改善种植条件和调整种植结构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西大沟村无霜期短、积温较少,比较适合番茄种植,却长期受农业供水不足、土地耕种分散的制约,导致番茄的产量、规模和效益始终无法提高。代首领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分片包干做群众思想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整合流转。采取村集体参股的方式成立鑫明种植合作社,将整合流转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为解决农业供水问题,村党支部主动与天山沃园番茄酱厂达成合作协议,将酱厂两眼机电井接入西大沟村灌溉池,使全村耕地的农业供水有了保障。

  以合作社为载体,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和协调下,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与天山沃园番茄酱厂签订种植和销售合同,实现了订单生产。为解决合作社种植技术难题,代首领又多方联系,邀请石河子、昌吉等地番茄种植专家为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指导,开办培训班,进行跟踪服务。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全村番茄产量达1万多吨,占乌苏番茄酱厂原料供应总量的28%,且加工的番茄制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带动全村13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3.1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4万元。

  如今,西大沟村的番茄以香甜可口、番茄红素含量高而远近闻名,带动形成了西大沟镇万亩番茄生产示范区,西大沟村成了塔城地区农业现场会的示范点。村民富了腰包,生活的幸福感甜到了村民心间,大家伙亲切地称他为“番茄”书记!

  民族团结群众乐

  西大沟村是个多民族聚居村。代首领带领班子利用农牧民夜校等契机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开办“孝老爱亲、传承美德”等主题培训班,举办“文明家庭”“好邻居”评选活动,团结和谐的村风民风逐步形成。

  村民瓦尔斯·艾则孜家有5口人,妻子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靠他打零工维持。代首领在得知他会打馕后,鼓励他进行创业。代首领和村干部一起帮他建造馕坑,发动亲朋好友转发微信朋友圈,与周边商店、食堂、烤肉店洽谈定购送货销售合同等帮他扩大销路,现在瓦尔斯每月有3000余元的收入,日子也越来越好。每逢节日,他总会邀请代首领来家中做客,临走时,不忘让代首领带上几个热腾腾的馕,像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村里数不胜数。瓦尔斯说:“代书记就是我的好大哥,我们现在是人人羡慕的一家人。”

  代首领还发动群众组建了文艺小分队,在传统节日开展“共团圆、话佳节、民族团结之花遍地开”“共吃一锅饭”“共跳一支舞”等活动,一场场文化大餐,让村民们过足了瘾,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了,现在邻里之间纠纷少了,笑容多了,民族团结的氛围更浓了。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代首领始终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用风里来雨里去的苦,换来了群众的甜和乐,用真心和真情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