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饺子馅里的光阴故事

2019年07月05日 14:43   来源:天山网

  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全媒体大型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作品。(点击查看:征集活动启事

  征集作品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新疆70年来的发展变化,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祝福。5月8日起,天山网每天推出一篇优秀投稿作品。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物,取其更岁交子、喜庆团圆之意,成为中国北方民俗中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明星”美食。我是出生在豫东平原的一名80后,自儿时起,“吃饺子”似乎已经成为过节的代名词。

  我在乡下由奶奶带大的。记忆中,早饭和晚饭的主食是淡黄色的玉米面馍馍,午饭是一碗面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用细粮白面包顿饺子。奶奶包的饺子确切地说叫“扁食”,外形如一弯新月,里面包的是粉条、豆腐、白菜或胡萝卜混合搅拌而成的素馅。和面、揉匀、搓长条、擀皮包好,放在高粱杆串制而成的圆形锅盖上,沸水煮熟,撒上一把芫荽,和汤一起盛到碗里。冒着热气的清香扑鼻而来,吃一口就能热到心里。

  后来,我在外地求学,和奶奶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2004年我大学一年级那年寒假,80岁的奶奶安静地走了,散逸着淡淡清香的素馅饺子也似乎和奶奶一起离我远去了。

  奶奶去世后,爸爸妈妈逢年过节改善生活的方式还是包饺子。妈妈包的饺子皮薄馅多,外形像元宝,且多是肉馅的。煮熟之后,圆滚滚的,咬一口满口浓香。饭桌上的主角也不仅仅只有饺子了,还有荤素搭配的各样菜肴。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我的儿子已经快7岁了。在他眼里,饺子已经和米饭、馍馍、面条一样寻常。或许是因为我自小就有的饺子情结,逢年过节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饺子,饺子馅有韭菜、鸡蛋、木耳的三鲜素馅,有牛肉、羊肉、鸡肉的肉馅,还有海鲜馅,外形有弯弯月牙状,有丰满元宝状,我和儿子还能包出“会游泳”的小鱼状。

  如今,吃饺子,吃出的已不仅仅是果腹的香味,更吃出了美好生活的趣味。

  饺子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饺子馅则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亲情。无论是奶奶包的素馅扁食,妈妈包的肉馅饺子,还是我和儿子包的花样水饺,饺子馅的变化记录着我们祖孙三代人一步步迈向小康的光阴故事。

    作者:孙心霞

[责任编辑: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