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能手】村里的“能人小哥”

——记和田地区教育学院驻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吉米亚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 李成双

2019年05月22日 17:31   来源:天山网

  开栏语:他们深怀为民初心,恪守为民之责,他们走村串巷,进群众门,说群众话,及时了解群众困难、诉求,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真心融入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们就是我们寻找的“群众工作能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群众工作能手都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天山网讯 “有问题就找李老师。”村民口中的李老师就是和田地区教育学院驻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吉米亚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李成双。2018年驻村以来,李成双进群众门、帮群众难、解群众忧,把村民当亲人,把村民的事当自家的事,用满腔热情和实干精神温暖着村民、感动着村民。

  为人师表的“好老师”

  驻村伊始,李成双主动申请担任农牧民夜校辅导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村民提高普通话水平。

  “我的名字叫帕提曼·阿不力,我家里有5口人……”夜校课堂上,村民帕提曼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起初,帕提曼普通话水平较差,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既不回答问题,也不主动参与情景模拟对话。为了鼓励帕提曼,李成双从简单的拼音和字词开始,课后单独给她辅导。在李成双的帮助下,帕提曼成了最积极的学员,情景模拟对话、回答问题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通过学习,帕提曼掌握了800多个词语,500多个句子。今年2月,帕提曼与村里20名妇女找到了红枣地田间管理的工作,人均月收入3000元。

  从学生到村民,教学对象转变了,李成双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互动交流、情景对话式的教学,让村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李成双将党的惠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村民不仅可以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对政策的知晓率也很高。

  一心为民的“解忧人”

  “小朋友,你的鼻子怎么了?”李成双到麦合图米罕·阿孜家入户走访时发现她的女儿鼻子有异样,关切地问。经询问得知,麦合图米罕的女儿刚出生时鼻部有囊肿,但家人并未在意。9岁时,囊肿已经有3厘米大了。病痛的折磨加上周围小伙伴异样的目光,使本来天真烂漫的孩子,性格变得孤僻,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李成双建议麦合图米罕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并帮着联系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孩子患有脑膜脑膨出,需联合神经外科、整形科进行手术。20多万元的医疗费让麦合图米罕一家手足无措。李成双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汇报了情况,并为麦合图米罕捐助了1000元。工作队通过协调,为孩子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孩子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经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孩子恢复了健康,久违的笑容又洋溢在了孩子的脸上。

  “感谢小李哥和工作队的及时帮助,是你们救了我的孩子。”麦合图米罕感激地说。帮助麦合图米罕的孩子,只是李成双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驻村以来,他共帮助村民办实事好事30余件。

  用心服务的“指路人”

  “不绷紧村民就业弦,就弹不出幸福曲。”李成双经常这样说。

  村民米日古丽·麦麦提想外出务工,缺乏就业技能,几次受挫后,对就业失去了信心。李成双得知后,鼓励米日古丽不要气馁,推荐她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

  通过学习,米日古丽顺利结业,李成双帮她在村里开起了美容美发店,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工作、照顾家里两不误,2019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米日古丽还被评为村里的妇女创业模范。

  李成双了解到村里很多年轻妇女有外出务工意愿,因需照顾孩子,不得不打消外出务工的念头。为了让她们能走出去、稳得住,李成双向第一书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建议,在村里建一家托儿所,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出去创业、就业。

  目前,全村已有76名妇女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工人、店主的转型,每月收入800-7000元不等。对她们而言,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成双坚持每户必访、有难必帮,以真心换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干部的为民情怀,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