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金钥匙”打开“致富门”

——记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驻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05月22日 18:04   来源:天山网

  前言: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将确保60.61万贫困人口脱贫。面对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全区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切实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确保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看看我们的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用实干扶真贫,做扶贫路上的追梦人,有哪些好点子、好做法?

  天山网讯 “我们不仅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还打开了‘致富门’,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村民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难掩心中的喜悦。

  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后,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今年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年,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巧用劳务输出、庭院经济和牛羊育肥三把“金钥匙”,带领村民打开了一扇增收致富门。

工作队队员哈尔恒·木哈买提正在为村民们讲解修车技术。

  劳务输出“转”出新天地

  阿舍勒村村民缺乏就业创业技能,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难度大。工作队和村“两委”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增强就业能力上狠下功夫,协调本校讲师在农牧民夜校开设家电维修、烹饪、刺绣等技能课堂,以面对面讲理论知识、手把手教技术要领的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学到实用技术,增强了村民的就业信心。

  村民阿尔根·索帕依以前主要以养殖牲畜和打零工为生,收入不高。他在参加村里举办的木工培训,掌握了家具制作、家庭装修等技术后,顺利被一家装潢公司录用。他说:“从农民变成一名木工,每个月有了3000元的稳定收入,我一定会好好干,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同时,工作队积极发挥结亲干部作用,通过周周有课堂、月月有主题的培训方式,举办了汽车驾驶、农机维修、保安等培训班,60名农牧民考取了汽车驾驶证和农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57人参加技能培训后,实现了长期稳定就业,月平均收入达3000元。

工作队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结”出致富果

  走进阿舍勒村的蔬菜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种植户正忙着除草、浇水……阿舍勒村距县城7公里,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引导村民进行科学种植,把阿舍勒村打造成为富蕴县绿色果蔬种植基地。

  为了提高村民种植技术水平,工作队协调林果专家、蔬菜种植能手到村开展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培训,手把手地教村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还组织村民去周边乡镇观摩学习发展庭院经济的先进经验,增强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真正把小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园”。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村民玛依努尔·切开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了各类蔬菜,还帮助她签订销售协议,解决了销路问题。她说:“以前我不会种菜,院子里也是空空的,学会种菜以后,自己家吃菜不用花钱了,还可以拿去卖,又是一份收入。”

  现如今,阿舍勒村的村民家家种植了蔬菜、栽种了果树、养殖了家禽,还建成了采摘园,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户46户,庭院变“绿”了,村子变“美”了,村民变“富”了。

  牛羊育肥“迈”向小康路

  每天清晨,村民乌兰·别克都会来到暖圈给牲畜添草加料、打扫圈舍卫生。在阿舍勒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乌兰从山上搬到了“阿舍勒新村”,住上了漂亮的房子,配套了饲草料地,家里还建起了暖圈,发展起了养殖。

  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乌兰和大多数的村民一样,凭借传统经验养殖牲畜,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高,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探索了因户施策、产业扶持的帮带增收措施,依托现有饲草料地资源,鼓励村民发展牛羊育肥舍饲圈养,走种饲草、育肥牛羊的养殖产业路,并将乌兰作为村里的育肥示范户进行打造,帮助他从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了150公斤苜蓿种子,还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来到家中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如今,乌兰家种植的苜蓿已经发芽了,他从外地精心挑选购买了牛羊,对于发展牛羊育肥,乌兰信心十足,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12户村民加入发展育肥产业行列中。

  为支持村民发展育肥业,工作队积极协调,计划在村内建设存储200吨的恒温保鲜库,形成集“饲草料种植+牛羊育肥+保鲜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发展农区养殖和实现增收致富。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工作队将持续用力,精准施策,努力把阿舍勒村打造成为劳动力输出、绿色果蔬和牛羊肉供应的基地,团结带领村民朝着小康路不断迈进。”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阿依登·阿亚提汉说。

[责任编辑: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