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0日 18:48 来源:天山网
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爱要坚定往前走 |
参评项目 |
广播专题 |
|||
体裁 |
||||||
语种 |
汉语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陈宏伟、佟慧娟、王璇、董智勇 |
编辑 |
廖洪伟 |
|||
刊播单位 |
新疆广播电视台 |
刊播日期 |
2018年12月16日17时30分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汉语新闻广播 《访惠聚之声》 |
作品字数 (时长) |
15分43秒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新疆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打出反恐维稳系列“组合拳”,天山南北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018年8月3日,被迫假离婚13年的玛丽亚·卡德尔和丈夫岳磊在驻哈密市北郊路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摆脱宗教极端思想的束缚,举行了复婚仪式,并在抖音上勇敢地晒出了他们的幸福照。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闻事件,先后两次赴哈密市进行采访,通过挖掘人物的情感世界、心路历程,集中展示宗教极端思想给这个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以及他们勇敢冲破宗教极端思想藩篱后的欣喜与幸福。作品表现形式新颖,广播特色鲜明,生动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贯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带来的喜人变化。 |
|||||
社 会 效 果 |
作品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从侧面展示了近年来新疆大地上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作品播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听友和网友纷纷为这对勇敢守护爱情的年轻夫妇点赞。随着党中央治疆方略的深入推进,现在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的生存空间受到最大限度的挤压,越来越多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得到认可和祝福。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作品主题重大、立意深远,既有政治高度、历史深度,又有情感厚度。玛丽亚·卡德尔冲破宗教极端思想束缚,与汉族丈夫岳磊一同追求幸福的故事,是新疆严厉打击“三股势力”这一宏大叙事中的小小浪花,是各族人民挣脱愚昧、奔向现代文明生活的豪迈脚步,是礼赞奋斗改变命运、追梦赢得幸福的时代之歌。 |
昨天(12月15号),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玛丽亚·卡德尔给记者发来微信说:“前几天,你们的采访给了我们更多的力量。我深深地体会到:宗教极端主义的阴霾,挡不住追求幸福的脚步,爱就要坚定往前走!”
玛丽亚·卡德尔是一位维吾尔族女性。不久前,她在抖音视频中幸福地晒出丈夫和女儿的照片,讲述自己与汉族丈夫从结婚到离婚再到复婚过程中的甜蜜与坚持、忍耐与抗争,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祝福和点赞。记者随即前往哈密市对她一家进行了采访。下面请听新疆台记者陈宏伟、佟慧娟、王璇、董智勇采写的新闻专稿《爱要坚定往前走》。
11月27号上午11点,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我们见到了抖音视频中的“网红”人物玛丽亚·卡德尔。随后,她带着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北郊路222号大院她的父母家。
(出现场录音)
王璇:你好,阿姨!
早然木·衣不拉英:你好!
玛丽亚·卡德尔:走,进家,外面太冷了。我妈给你们做抓饭,我妈就是特别热情的一个老太太。(录音止)
玛丽亚·卡德尔的母亲早然木·衣不拉英迎了上来,她一边热情地端茶送水,一边为我们做抓饭,父亲卡德尔·玉素甫则坐在地毯上,满脸堆笑地打量着我们。玛丽亚·卡德尔告诉我们,她丈夫叫岳磊,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哈密机务段的火车司机。我们的话题从岳磊开始。
(出现场录音)
王璇:玛丽亚,你跟岳磊是怎么认识的?
玛丽亚·卡德尔:我和岳磊是中学同学,我俩还是同座位,我们俩一起学习,一起出去玩。我是1994年考上了新疆医学院,而岳磊考上了哈密铁路技校,我们俩非常开心,他也经常到乌鲁木齐来看我。我1997年毕业分配(到)了哈密铁路医院,而岳磊分配(到)了柳园机务段。工作以后,我们俩经常在一起,反正特别地开心,我们俩相爱了,然后我是鼓起勇气告诉了我的妈妈,结果得到了无情的拒绝。
王璇:阿姨,当时为什么您就不同意呢?
早然木·衣不拉英:就是结婚的话说了,我都不愿意,我们是维(吾尔)族,那个娃娃是汉族。她也哭了,我也哭了,我们两个抱着哭了。
王璇:那结婚了又会怎么样呢?
早然木·衣不拉英:结婚不是这个维(吾尔)族。
王璇:卡德尔大叔,是谁说的汉族不能和维吾尔族结婚?
卡德尔·玉素甫:那个时候就是这个阿訇宣传的维(吾尔)族(和)这个汉族不能结婚。
王璇:那我就想问一下玛丽亚,你当时是不是特别地想不通?
玛丽亚·卡德尔:真想不通(少数)民族和汉族为什么不能在一起?那为什么这个宗教(极端思想)问题为什么要干涉我们,汉族不能嫁?那时候真正的……你想害了好多人,多少个像我这样的女孩自杀的。你看我手上这个疤痕,当时我就想不通,然后就割腕了。
王璇:好明显的疤痕,疼吗?
玛丽亚·卡德尔:疼,特别的疼,经常抽筋,然后这个手就是有时候没有力气。我想是我们俩既然彼此那么相爱,想的是死也在一起,我和岳磊私奔喝药干啥都在一起,反正我们俩不能分开。我觉得这个爱不分汉族和(少数)民族,我觉得不分。
王璇:阿姨,听说两个孩子要结婚,亲戚朋友都不跟你们来往了,那最后你为什么又同意他们结婚了呢?
早然木·衣不拉英:实在不行,他们两个跪下来,这样子都跪下来。你们那就结吧,把户口簿给了。(亲戚朋友)他们小里小气,我们家党的路都走的呢。我们结婚五十年了快,我自己的力量,我都供到大学,咋了,老大老二老三,多争气的娃娃,他们看吧。(录音止)
2000年11月25号,玛丽亚·卡德尔和岳磊期待已久的婚礼到来了。早然木·衣不拉英说,这场婚礼给这个家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痛苦,因为一夜之间她就没有了朋友。
(出现场录音)
王璇:阿姨,玛丽亚说,当时您在婚礼上晕倒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早然木·衣不拉英:结婚那天嘛,阿訇来了,念经了,他一知道汉族娃娃,他说不让弄,说的嘛不允许汉族、维(吾尔)族(结婚),不允许!第二天开始我到外面去了,看到我的邻居躲着我的呢,远远地躲着呢。亲戚朋友不来往,古尔邦节我们宰羊做了一锅饭,大家都不来我们家。
玛丽亚·卡德尔:最让我难过的就是我在家做饭,却等不到一个朋友,只要我动过的菜,没有一个人敢吃,都说我嫁了汉族,然后就说我不清真。我父母的情况也和我一样,只要出门,被人骂、被人侮辱,妈妈承受不住外界的压力,就劝我离婚。
早然木·衣不拉英:骂!骂!我们到哪儿去,(他们)都骂。我们老汉出来,(骂)“他不是个人,他是这个民族人的败类。”我们都这样过来了,骂得受不了,受不了嘛,我(和)丫头商量一下了,离婚吧,丫头,好孩子,没办法我们。(录音止)
2001年11月8号,玛丽亚·卡德尔和丈夫岳磊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岳丽莎出生了。玛丽亚·卡德尔说,公公婆婆非常喜欢这个孙女,公公还特意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格格。女儿的出生让一家人相互守望着、幸福着。可是好景不长,在亲戚邻居的谩骂、指责声中,夫妻俩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不给父母和孩子带来更深的伤害,2005年12月5号,玛丽亚和岳磊协议离婚,但私底下他们依然偷偷地保持着夫妻关系。
采访中,刚刚下班的岳磊推门进来,准备接妻子回家。谈起和玛丽亚·卡德尔的婚姻,岳磊的眼眶湿润了。
(出现场录音)
王璇:岳磊,我想问一下你,就是玛丽亚她跟你提出离婚的时候,你当时怎么想?
岳磊:当时,她回来也不跟我讲。她哭,说她家这个亲戚咋了,她家那个邻居咋了,我一听,一开始没当回事。第二次跟我说的时候,我是面对了。离婚有点无奈倒是真的,因为我的心里就没想着离婚。离了,也是一个保护,保护就是把那些是非全部剪断,但是我俩之间就是偷偷摸摸地还在一块。就是挺累,心累!
王璇:怎么累?
岳磊:比如说,两个人出门就跟小偷一样,不能手拉着手走嘛,一前一后嘛,躲起来嘛,走到哪去了,然后还看看身边的人嘛。那阵儿还有孩子,小孩想一个(手)拉爸爸、一个(手)拉妈妈就做不到嘛,心累!当时就是挺烦,不好好上班,那阵就不是喝酒了,就是酗酒了,我喝酒就是拿着瓶子喝。(录音止)
晚上10点多,玛丽亚·卡德尔的女儿岳丽莎放学来到姥姥家。上高二的岳丽莎漂亮、理性。对于父母的爱情,她有自己的理解。
(出现场录音)
王璇:我听说从小你就给爸爸妈妈通风报信?
岳丽莎:对,就是小时候做一些超出我当时那个年龄范围该做的事情,本来我应该就是跟朋友去游乐园啊之类的,但是我确实不爱去,因为人家都有爸爸妈妈一起陪,我要么只有妈妈,要么只有爸爸。
王璇:我听你姥姥说,每次过节的时候你会给你爸爸留一块肉?
岳丽莎:对,小时候就觉得家里面人过年应该团聚嘛,然后爸爸既然不能来,我就想给他留一份。那时候比较少见面,跟他相处时间其实挺少的,我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他喜欢啥,不喜欢啥,我就是想把我认为好的给他分一点。(录音止)
就这样,玛丽亚·卡德尔和她的丈夫、女儿在苦闷、挣扎和惴惴不安的守望中,度过了漫长的13年。2017年,为推动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落地生根,自治区党委紧紧抓住维护稳定、脱贫攻坚、群众工作等重点任务,在全疆各地深入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派驻哈密市北郊路社区“访惠聚”工作队了解到玛丽亚·卡德尔的遭遇后,就以她为典型,在社区开展了深入揭批宗教极端思想和“双泛”思想活动。通过入户走访、谈心谈话和国旗下的大宣讲,讲清楚好日子源于党的好政策,引导社区居民追求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思想解放了,邻居们开始热情起来,亲戚们恢复了来往,早然木·衣不拉英老两口也破除了宗教极端思想的禁锢,甩掉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为了女儿一家的幸福,早然木·衣不拉英提出:让玛丽亚和岳磊复婚。
今年7月26号,17岁的岳丽莎拉着父母走进了哈密市伊州区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8月3号,在200多位来宾的见证下,玛丽亚·卡德尔和岳磊终于举行了隆重的复婚仪式。
(出现场录音)
王璇:岳磊,家里人主动提出复婚的时候,你开不开心?
岳磊:开心呀!她给我说,咱俩领证去吧,我说,咋突然给我说这个话了,你确定?你家人也确定?她说,确定!下午人家一上班,小孩领着我俩,牵着我俩的手去的。我俩(从)民政局大院出来走到车跟前,小孩还在那个花池子那块,就喊我俩:“你俩不要我啦?”哦,才反应过来,无形中就把她给忘了,脑子跟空白了一样,不想别的事了。那当时心里说不出来的感觉,特别高兴,特别想大喊。
王璇:卡德尔大叔,听说玛丽亚和岳磊举行复婚仪式那天,你还喝醉了?
卡德尔·玉素甫:嗯,真喝了,喝醉了。她结婚还人多得很,我们去了,桌子没有了,25个桌子,从来没有这么多人。高兴,也喝醉了那天,他也敬一杯,他也敬一杯,最后我啥都不知道了,高兴!(录音止)
从11月3号开始,玛丽亚·卡德尔把自己从离婚到复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成日记分享到网上,引来许许多多的网友为这位摆脱宗教极端思想束缚、勇敢守护爱情的维吾尔族女性点赞。网友阿里哈留言说:“哦,文章里的故事是你们家啊,在抖音里刷到你,开心!”网友玫瑰妈妈留言说:“祝你们永远幸福快乐!”网友巴哈尔留言说:“永远幸福,我的玛大姐!”
重温这些网友的留言,被称为“玛大姐”的玛丽亚·卡德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热情地邀请记者到他们的新家做客。
(出现场录音)
玛丽亚·卡德尔:我家比较乱一点,老师们来坐。这全是我的闺蜜,这是岳磊的发小。哦,把酒都拿来了。
王璇:这就你的新家了?
玛丽亚·卡德尔:嗯,新家了。(录音止)
走进他们的新家,我们认识了与她有着同样遭遇的阿依古丽·卡德尔。
(出现场录音)
玛丽亚·卡德尔:这是我的好闺蜜,名叫阿依古丽·卡德尔。
阿依古丽·卡德尔:你们好,你们好。
玛丽亚·卡德尔:她的情况和我一样,她的丈夫也是汉族。
阿依古丽·卡德尔:对、对,我老公也是汉族。现在我婆婆对我特别好,他们一家人对我特别好,我的孩子从小都是他们带大的。
玛丽亚·卡德尔:亲爱的,大胆地往前冲!多少个日子我们都熬过来了,亲爱的。
阿依古丽·卡德尔:你熬了13年,我熬了18年。
玛丽亚·卡德尔:就是这个宗教(极端思想)问题害了我们,现在我很幸福。我现在就是嫁了汉族老公,反正我就是不怕,希望阿依古丽这样的姐妹们大胆地走出来,寻找自己的幸福。
阿依古丽·卡德尔:好!特别幸福,真的!
玛丽亚·卡德尔:对,什么都没有顾虑了。
阿依古丽·卡德尔:真的,什么都没有顾虑。
王璇:这一次他们复婚的时候,一个一个给你们打电话了,是不是?
闺蜜1:嗯,都去了。
闺蜜2:伴娘团呀,我们策划,伴郎团都有。
发小:你不能听别人的造谣,你是跟你老公过,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只要是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到一块,对不对!
闺蜜2:感动!
发小:特别感动!岳磊跳民族舞呀,亲戚朋友都来了,都过来敬他们,他丫头给我们弹的吉他,感动得把那些人欢呼呀,高兴的!
王璇:玛丽亚,那你到底喜欢岳磊什么呀?
玛丽亚·卡德尔:哪都喜欢!哪都爱!一句话就是爱!
王璇:岳磊,你是不是特别享受听着你媳妇夸你?
岳磊:是啊!
王璇:你觉得你能给她幸福的家吗?
岳磊:可以,现在已经开始了,正规地开始了。
发小:咱们干一杯吧!
王璇:祝福你,玛丽亚!
玛丽亚·卡德尔:我现在就是一个愿望,我要跟我家老公生个小岳!(录音止)
(出歌曲《斑马》数秒,压混……)
这首歌名叫《斑马》,是复婚仪式上女儿岳丽莎献给父母的歌。采访结束的时候,玛丽亚·卡德尔和她的闺蜜、朋友们还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中,而我们的脑海里却一直回荡着刚才在复婚仪式录像中听到的歌声,还有岳丽莎讲给我们的话。她说:“新的时代到了,我不再做流浪的斑马,和我一样,孩子们都希望有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
听众朋友,刚才您听到的是由新疆台记者陈宏伟、佟慧娟、王璇、董智勇采写的新闻专稿《爱要坚定往前走》,感谢收听!